新浪四川 成都

成都大运会如何实现绿色低碳理念?公园城市选择这些方式办大赛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还有65天,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就将举行。公园城市办国际赛事,如何突出绿色低碳理念?4月22日,记者从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成都大运会将以碳中和目标愿景为引领,坚持“绿色、智慧、活力、共享”办赛理念和“绿色、节俭、必须”办赛原则,按照“源头减碳、过程评估、末端中和”的实施路径,将绿色低碳管理理念贯彻到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和赛后全过程。

记者 雷倢

还有65天,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就将举行。公园城市办国际赛事,如何突出绿色低碳理念?4月22日,记者从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成都大运会将以碳中和目标愿景为引领,坚持“绿色、智慧、活力、共享”办赛理念和“绿色、节俭、必须”办赛原则,按照“源头减碳、过程评估、末端中和”的实施路径,将绿色低碳管理理念贯彻到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和赛后全过程。

场馆如何减碳?

成都大运会场馆如何贯彻绿色低碳理念?

“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告诉记者,成都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

凤凰山体育公园专业足球场(川观新闻记者  吴聃 摄影)

成都大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提升部专职副部长吴影梦介绍:“新建场馆都采取场馆合建的策略,总平面景观与体育设施互相配合,致力于建设一体化的体育公园,通过不同场馆共用集散广场、停车配套等资源,共享景观绿化、室外场地,共建主要设备,从而实现节约用地、节约投资、节约能耗的绿色目标。”

此外,改造场馆也着眼赛后可持续利用。“我们充分考虑了成都未来几年赛事申办计划,兼顾不同赛事需求,尽可能避免短期内因承办其他赛事再次进行大规模改造,对侧重日常教学使用的学校场馆,以保障赛事举办为根本遵循,精简赛后校方使用频率低、运营成本高的相关改造内容。”

另一方面,在场馆的建设改造过程,成都也大力推广绿色节能理念。吴影梦介绍:“场馆建筑自然通风、雨水回收等绿色建筑节能措施,减少能源、资源的使用。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并优先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

目前,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已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场馆外一周都采用透水混凝土技术的结构地面,这种黑科技不仅能让地面高效渗水、透水,持续保持路面干爽,还能将雨水自然留存。留存的雨水经过回收系统处理,又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

赛事期间如何低碳?

赛事期间,成都大运会又如何体现绿色低碳理念?据了解,成都大运会期间,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将成为承担大运会交通服务保障的主力。

杨斌平介绍:“与传统燃油车不同,这些零排放、无尾气污染的‘成都造’新能源汽车,在贯彻‘双碳’理念的同时,也为成都绿色大运保驾护航。”

目前,成都大运会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600余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媒体用车保障,新增40台氢能源汽车用于赛时生活垃圾清运,正全力推进大梁、媒体中心、娇子停保及火车西站4个集中性充电场站约180个充电桩建设。

同时,为保障大运会期间线网运输能力、鼓励公众低碳出行,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已增购骨干线路列车28列并完成到段调试,同步对地铁全线网82个车站乘客服务台进行双语引导、列车定位、末班车查询等功能升级。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赛事活动服务的推进也注重低碳化推进。“我们在关注低碳运营方面也诸多考量。”杨斌平坦言,成都在满足国际大体联基本要求和保证活动艺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开闭幕式时长、演员人数、流程环节,整合优化火炬传递、倒计时等重要节点活动安排。

大运村如何低碳?

作为大运会期间各代表团运动员、技术官员主要活动区域,大运村如何践行绿色低碳办赛理念,也备受关注。

成都大运村村委会执行副村长张天劲介绍:“大运村合理利用地形、减少原始生态扰动、建筑布局利用地形高差,减少土方量。”

其次,针对成都夏季少风、湿热的气候特点,大运村利用建筑“冷巷”原理在代表团服务中心建设中达到节能效果。

大运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另外,大运村通过外遮阳、顶部天窗百叶等措施,实现室内空调节能6-7%,有降低建筑碳排。

张天劲介绍:“大运村绿地率达到50%。在植物品类选择上优先考虑等本土植被,减少维护成本。其次,绿化浇灌采用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景观用水量需求降低约50%。”

记者了解到,大运村所有的床均按照2米长度设计,还可以通过加装床尾凳的方式加长至2.3米左右。这种可“组装”的床铺不仅将在大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休息场所,赛事结束后,它们也可重新组装为大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同时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降低空调能耗和碳排放。

绿色低碳理念也融入食品供应链各环节中。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省内食材运输100%使用新能源车辆;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8台、咖啡机器人3台,实现整体产能提升30%,提高食材出成率10%,用工减少60%,降低碳排放30%,减少垃圾量50%。餐具也采用环保材质餐桌餐椅,餐盘餐具餐盒均使用可降解、可回收材料。

过程评估、末端中和如何推进?

“目前,我们已委托具有联合国指定经营实体资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对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三个阶段碳排放量进行评估,计入期从2019年3月1日成都正式获得举办权算起,直到2022年12月31日。”杨斌平说,现已完成东安湖体育公园等49个比赛训练场馆、大运村、大运会执委会集中办公区、各主要赛区、供应商现场调研走访,获取赛事实际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数据。

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落实可再生电力替代、绿色低碳建筑、新能源汽车使用等源头管控措施,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

按照国际惯例,通过林业碳汇或购买碳减排量等方式抵消实际产生的碳排放量,已成为大型活动实施碳中和的普遍方式。

杨斌平介绍:“据测算,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成都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和国家核证碳减排量的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成都大运会赛事‘碳中和’目标。”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