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成都

“为有源头活水来”——四川传媒学院传媒博物馆观感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2021年万紫千红的春季,四川传媒学院在郫都区影视硅谷小镇毗邻,又推出一座前所未有的文化地标——四川传媒学院传媒博物馆。

蓝 帆

您可知道“府河之源”在哪儿?它位于郫都区团结镇石堤堰,府河是有追求的,它不舍昼夜,流水不腐;与南河相汇之后便有了另外的美称——锦江。锦江是岷江支流,之于成都民生,如同母亲血脉,族群基因;灌溉田野,繁衍生灵。“府河之源”壮观丰满,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团结镇,就如同母亲的掌上明珠,绽放光华,美誉地域,为郫都区、为天府成都、为巴蜀四川、为中国传媒教育增添了一块宝镜。

在这块风水宝地中,有社会责任感的四川传媒学院,推出传媒教育新理念,实施“创新”、“创业”战略,培养应用型现代传媒人才,这是他们从建校初期至今始终追求的理念和教学所为。

2021年万紫千红的春季,四川传媒学院在郫都区影视硅谷小镇毗邻,又推出一座前所未有的文化地标——四川传媒学院传媒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崛起再度引来各界关注,它以馆藏量大,藏品贵重,总量超凡,功能齐全,演绎中国传媒产业历史进程,赢得了社会各界美誉。更值得称道的是,这座博物馆在实践中成了名副其实的又一所学校:它集“思政”课堂、专业设备展示、观照历史文化、学生课堂实践等多业功能为一体,是业界喜闻乐见的传媒复合基地。

2022年繁花似锦的春天,郫都区相关部门领导再次来到四川传媒学院传媒博物馆,洽谈相关合作项目,希望把这里设置为郫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座博物馆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有珍贵藏品7000多件,文字、图片、实物;借助现代传媒数字展示手段,系统介绍了我国传媒产业各个领域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每件藏品都身份不凡,富含精彩的历史故事:新中国第一代通讯、广播器材,第一代胶片电影摄影机、胶片电影放映机,第一代电视机,第一代照相机等系列的国内顶尖的传媒藏品,而且有很高的学术特质和史学价值。

从藏品功能看,分为四个展区:通讯广播区、电影区、电视区、照相机区。珍贵的展示,厚重的历史与人文资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高度评价。

四川传媒学院创建所有设施、购置所有设备的初衷,都是为培养优秀传媒产业人才提供优质资源,使其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苦乐观。而教育有时来自书本,有时来自实践,有时来自内心浸润,精神陶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如沐春雨,茅塞顿开。有师生在参观博物馆后,留下很多感言。

传媒博物馆展出的这些内容让年轻教师、辅导员和学子们了解了上世纪我们祖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背景,了解电子设备的落后状况,进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优越的条件,鞭策自己掌握多种报效国家的专业技能。而这样的教育,可谓温暖,直观,生动,形象,容易形成内心根基并贯穿一生。

置身四川传媒学院传媒博物馆这座活生生的电影、电视、录音、摄影、摄像机的藏品世界,亦真亦幻,妙趣横生。电影胶片藏品经艺术设计后,高悬空中,蜿蜒荡开,仿佛一条彩色路径随风飘逸,穿越时空;历史在馨香的文物气息中吹抚而来,动感活现,穿越昨天今天,迎接未来。

一面面墙壁镶嵌的电影放映机、录音机,像三星堆出土的纵目神,瞪大眼睛望着这个光怪陆离的新奇世界。它们有的在直观的墙面或玻璃柜,有的整齐陈列在整面墙中;不同规格的照像机,录音机、电影放映机,相映成景;有的藏品竟然集中呈现于几面墙、几大柜,气势恢弘,妙趣横生,仿佛是建筑材料贴面。

镶嵌在墙壁上的历史,见证着以稀为贵、以多造势的广博气候。名目繁多的录音机,照相机,放映机、印刷机,长焦镜头,电影海报、电影票、连环画、电影小人书,让人目不暇接。

眼下,已有十几位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的学子担任课外讲解员,在这里煅练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我在想,如果艺术设计与动漫专业的学子们来了,一定会把这个擎天立柱给画下来,无论水彩还是素描,写生表达,都会充满艺术创作美感。

就传媒博物馆的藏品来说,只要能够淘到的、有价值并与传媒教育教学实践有关联的物品,学院领导都舍得投资。

一座大学的治理机制与文化意识,决定建设的方向的发展后劲。

四川传媒学院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材条件,为业界培养更多卓越人才,为学子创作更多就业机会。恪守这一思路,传媒博物馆问世后,在校师生、社会各界参观者强烈感受到这里的多元文化特色;传媒博物馆的社会价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川传媒学院创办传媒博物馆是一种战略,一种情怀,一种使命。

承认昨天的落后,铸就今天的信心,提升未来的高度。曾经的沧桑正是今天的发力点。

当四川传媒学院声名鹊起时,学院领导班子的使命感更加重了;他们从不自诩最好,始终追求更好。

短短几年时间,四川传媒学院兴建了院校部落,仅新校区内就创建了成都影视硅谷、“创新”、“创业”基地、实验电影院等实训载体。

——成都影视硅谷位于四川传媒学院郫都校区的西区,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复、省部共建的全国首个“国家级超高清创新应用基地”——“中国(成都)超高清视频创新应用产业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四川省创新创业创造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隆重铸就。这一基地理位置非常好,风水宜人,开阔壮观,大气端庄——身处成都市郫都区沙西线蜀源大道沙府路口美丽的府河源江畔;对的,又是“府河之源”!它占地约一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

这一基地于2017到2020连续被省政府列入“四川省重点项目”,并纳入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几年来,共接待国家广电总局、科技部、教育部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等各级、各部门来访考察交流者100多次;学校还在这里组织了2021级新生入学专业认知第一课活动。校内服务师生上万人次,校外参观上万人次,2021年度参观总人数万人次。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赢得了各界来访者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四川传媒学院层出不穷的成果,是四川乃至中国传媒类院校对外展示责任担当、服务地方产业的载体和名片;这些卓越成果可见四川传媒学院发展、创新、壮大、后劲无穷的势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策划、指导、编审 左旭舟)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