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成都

成都这个传统庙会办了16届人气不减,吸引力从何而生?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川观新闻记者 张红霞   成都观察   王翱   文/图/视频

尽管细雨纷飞,正月二十一(2月18日)的第16届新都区清流镇木厂会迎来了人气最旺的日子。这个拥有150余年历史的传统庙会,在这一天集中农村生活涉及的各类消费品,开启了为期7天的乡村商贸民俗集会。

上午9点过,舞狮、变脸、文艺表演等喜庆节目,吸引了来自周边彭州市濛阳镇、新都区新繁街道等地的上万群众,走进木厂会的长街展区。160余户商家,沿着乡间小路,摆成一字长蛇阵,迎接热闹的人群。

“我第一次参加木厂会,没想到人气这么旺!”在木厂会新都15个非遗项目展示区,清流镇柳泉村莲心茶占据了第一个摊位,在驻村选调生唐琪的眼里,除了新鲜感,还有随之而来的好奇:在电商这么发达的今天,这个连续举办了16届的木厂会,为啥还有这样的吸引力?

人来人往:最高峰日迎3万人,会期总销售过600万元

木厂会商品琳琅满目,吃喝食品、农具文创、竹雕花卉……不一而足。在竹制茶盘与智能播种机并置的农机展区前,60岁的村民王德富攥着刚买的五齿木耱:“这手艺城里早绝迹了,但翻新田垄还得靠它。”

“木厂会是清流一带正月规模最大的集市,老百姓都习惯了在这一天来赶集。”木厂会主办者是成都市森塘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兴国透露:“开幕日当天是人流量最高的,几年都超过3万人,整个会期大约有15万人来逛,总销售额大约600万元。”

清流镇木厂会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原名“谷王会”,最初是乡民为纪念神农氏而自发形成的庙会活动,因交易以木制品为主,故得名“木厂会”。这一传统一段中断,2000年由清流镇政府恢复,成为川西平原最具代表性的农耕文化盛会之一。  2023年,因疫情中断5年的木厂会重启,由森塘农业专业合作社主办,激发这个传统庙会的活力。

一个20000多人的小镇,办会涌进十几万人,清流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说:“来赶木厂会的,大多是农村老年人,一个是有这个习俗,相当于赶个‘大场’,二来上了年纪的人容易怀旧,庙会里面有乡愁。”

民俗延续:传统文化魅力与景区经营结合

木厂会的举办地,正处在清流镇3A级“泉映梨花”景区中。这个面积1100多亩的超级梨园,是清流镇在2000年后培育、发展起来的,梨脆汁多的泉水梨是这里的农业名片。

森塘农业专合社正是梨园景区的农户联合经营体,陈兴国说,三年前接力办木厂会,就是想扩大景区的知名度,为三月份举办的“梨花节”造势、吸引人气。“这三年来,招商都还顺利、稳定,除了支付人员和物料费用,大约有两三万元盈余,能保到这个传统庙会持续办下去就行。”

三年都来参展的荞麦面摊主石华龙忙着下面,他说,木厂会名气大,周边几个镇老百姓都要来赶,生意还不错。第二年来参会的新都非遗新繁黄氏叶儿粑,每天销售一千多元,去年带的货还差点断档,今年特意多准备了些。新都桂花茶的摊主根本没想到,慕名来逛展的张女士,买光了她所有的样品,“她觉得桂花茶有地域特色,我们的包装设计又很精致有品味,价格又不高,难得遇到,就果断出手了。”

清流镇党工委委员、人大主席刁蜀梅说,新都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正月有木厂会,农历二月二是木兰会,三月三是马家庙会,都是几代新都人熟悉的民俗活动,“清流镇木厂会把传统庙会与景区经营、川西旅游结合起来,留住了川西坝子的乡愁”。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