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

【观察】消费券来了,我们到底该期待的是什么?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随着疫情冲击全球,眼下 ,全世界都开始给在各自国家的人民发钱发物资及各种福利。而中国,则以“消费券”的形式来提振买买买的市场信心。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陈碧红)随着疫情冲击全球,眼下 ,全世界都开始给在各自国家的人民发钱发物资及各种福利。而中国,则以“消费券”的形式来提振买买买的市场信心。

粗略统计,自2020年3月以来,全国已有数个地区发布了消费券政策,发放总金额已达数十亿元,餐饮、旅游和零售是重点投放行业。

3月13日,南京宣布联合支付宝发放消费券,成为今年第一个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南京发放的消费券总额度3.18亿元,主要包括餐饮、体育、图书、乡村旅游、信息、困难群众、工会会员等7大类消费券。消费券面值根据不同类型按每份100元或50元设定。南京市民通过APP“我的南京”进行线上登记和摇号。领取成功后可在上述场景通过支付宝付款时进行核销。消费者热情高涨,3月15日当天预约人数即超百万。5天拉动消费近千万。

杭州3月27日开始发放消费券。据杭州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杭州前四轮消费券核销3.21亿元,带动消费34.22亿元,乘数效应超10倍。郑州4月3日开始发放消费券,首期5000万元消费券核销金额3925万元,直接带动消费5.52亿元,乘数效应高达14.1倍,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广西、呼和浩特、赤峰等地发放消费券也取得了10倍左右的订单金额拉动效应。在消费券的刺激作用下,广西、杭州、郑州、佛山等多地线下商家生意回暖。

除了买到便宜和实惠,消费券到底究竟还有哪些作用?对此,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战略咨询总监赵洋分析认为,一是短期内刺激消费增长,具有乘数放大效应,激发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二是改善行业企业经营,带动生产端复苏;三是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现状,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以餐饮行业的消费券为例,政府在发放优惠券时选择产业链上游带动作用强或横向关联行业多的品类,如旅游、出行、住宿、健康医疗、休闲娱乐等。带动的行业越多,引起的“乘数效应”越明显,消费券发放的效果就越好。

与此同时,此次疫情的全面爆发,使线下消费受到严重冲击,餐饮、酒店、旅游等一众服务业陷入困境。南京等城市适时地发放餐饮、乡村旅游等消费券,意在引导民众更多地在受损较大的领域进行消费,有助于改善商家的经营状况。同时,特定领域的终端消费得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势必会带动生产端的扩张,从而实现“刺激终端消费→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企业用工增加→居民收入提升→进一步增加消费”这一良性循环,推动经济运行重回正轨。

据了解,目前各个地方政府在发放消费券过程中既考虑效率,也考虑平台技术稳定性、财政资金安全、发放效果等因素,会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平台发放。目前发放消费券的地方政府更加青睐大型实名制互联网平台,支付宝成为各地发放消费券的平台之一。

据支付宝统计,截至4月20日,全国已经有50多个城市选择通过支付宝发放消费券,拉动超过百亿元消费。全国有超千万商家受益于消费券,其中9成为中小微商家。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通过实名制数字化生活平台方式发放消费券,更能够实现精准投放,为企业“造血”。同时,实名制发放能够切实防范消费券被冒领的风险,使得政府补贴落到实处,真正让小微企业获利。同时,大型数字生活平台覆盖面广,能够根据各地政府不同需求圈选相应行业进行扶持,在短期迅速推动消费需求修复,带动企业经营恢复“造血”功能。

成都作为西部消费中心,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19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78.4亿元,全国排名第五,同比增长9.9%,占同期全省的37.1%;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878元,同比增长8.9%,居民消费潜力巨大;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4%,发放消费券的基本面和禀赋支撑较好。

今年4月14日,四川省商务厅印发《关于做好激发消费潜力稳定经济增长的通知》,提出将鼓励通过发放消费券、惠民券、消费抽奖等方式,开展商旅文融合的惠民促销,激发居民消费欲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实际上,成都的部分商家已经提前做了尝试。整个4月,万达广场每天将发出400张50元面额的电子消费券,覆盖所有参与活动的餐饮和服装服饰商户。盒马鲜生也从4月8日起,每天通过APP发放线上五元奶券,每人每天可领一张,在购买鲜奶和酸奶时直接抵扣,该活动将持续发放100天。

“对于成都而言,经济复苏绝不仅仅只是短期内数字的激增,而是上下游链条的全面复苏。”在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咨询顾问张红姗看来,消费券如何分发、如何让有限的扶持资金效用最大化,大有讲究:

比如不能把重点全部放在非常基础的生活用品等类别上,不必追求覆盖所有业态,而是锁定真正需要帮助的行业和企业,采取“一城一策”、“一业一策”,甚至向特定人群发放等策略。同时采取分批分量的发放方式,利用大数据研究消费券的后续效应,推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实现对经济的持续性拉动,而非为了获得短期立竿见影的救市效果。

成都的消费券效果如何?将在哪些部分体现出明显的有效性?乘数效应会有多大?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企业、商户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拭目以待。(文内图片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提供)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