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

四川“地勘狂魔”下海探隧道 挑战新技术,效率提高50%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过去,这种海底隧道勘察数据需要半个月到1个月才能提交,现在一周就能完成。”

罗会江 杨玉超 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

“过去,这种海底隧道勘察数据需要半个月到1个月才能提交,现在一周就能完成。”近日,在广东东莞狮子洋主航道建设中,负责定向钻探勘察工作的四川省地矿局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将石油勘探领域应用的先进技术,成功运用到工程地质勘察领域,既能节约成本,还能节约时间,为海底隧道勘察工作探出新路。

据了解,隧道施工前需要先做地质勘察,对岩层进行分析并依据地质报告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传统的地质勘察是利用钻探取芯进行分析,通常需要半个月甚至1个月才能提交分析报告。在这次的狮子洋主航道定向钻探勘察工程GZ07井水平井的测井项目中,华地公司技术团队创新理念,将石油勘探领域的“存储式钻杆输送测井”等工艺加以引进应用,并结合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范在施工工艺、施工设备、配套软件、参数选择、成果解译等方面进行了六项技术创新。

据华地公司该项目技术负责人罗兵介绍,由于这项技术是将测井仪器与钻具捆绑进行,测井系统由井下测井仪、地面深度系统、地面处理软件等模块构成,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克服了“大斜度水平井钻具较为特殊,测井施工风险大,容易出现仪器遇阻、遇卡现象,井内事故仪器打捞困难”等技术难点,首次采用存储式小直径工程勘探专用钻杆输送测井工艺,一次性取准取全了所有测井参数。

该测井系统相比较于传统的工程测井系统和传统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能够在无法获取岩芯的情况下准确、高效的地分析工作区地层岩性、岩体完整性、地层温度、地下水分布情况等信息,可节约大量的社会经济及时间成本。以此次狮子洋航道相近类型的工程勘察井为例,每口勘探井即可节约钻探施工、测井等成本约30万元左右,同时还可以节省相关测试工期50%以上。

近年来华地公司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创新突破,将多种技术应用到传统工程地质勘察领域,此次成功将石油领域前沿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成功应用到海底隧道勘察中,为今后江河湖海隧道、深覆盖层隧道等特殊领域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了新的探测方案和成功案例。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