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

春节也没停工 西南地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全速“钻洞”

四川在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乐西高速公路马边至昭觉段是首条深入大小凉山腹地、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将连接大小凉山彝族主要聚居地,是省内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的重要通道。

文/陈风 图片由四川交投川高乐西公司提供

项目名片

乐西高速公路马边至昭觉段是首条深入大小凉山腹地、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将连接大小凉山彝族主要聚居地,是省内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的重要通道。

该线路起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镇,以仁沐新高速公路马边支线止点为起点,经凉山州雷波县、美姑县,止于昭觉县洛古水库库区南侧,与规划的西昌至昭通高速公路(G7611线)相接。全长约151.753公里,工期5年,按照双向4车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由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

项目具有工程规模大、桥隧比例高、地质地形复杂、进场通道差等特点,桥隧比达81.78%。其中,长15.3公里的大凉山1号隧道是目前西南地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

一线直击

大凉山1号隧道的出口端,采用TBM掘进的平导洞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长达176米的TBM(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内部,100余人有序作业,推动着TBM不断往前。

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采用TBM施工。大凉山1号隧道进口端约8公里,位于四川麻咪泽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内,为了保护环境,无法在保护区设置斜井及竖井,因此,隧道施工在两主洞之间设置了贯通平导,以满足施工安全、运营快速及通风需要,并结合地质及场地情况采用了TBM平导+主洞钻爆法的组合施工工法。

此工法是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也是我国高速公路隧道施工首次采用TBM施工工法,将填补国内高速公路利用TBM施工工艺辅助隧道施工的空白,也将改变“以人力为主”的传统钻爆法施工方式,开启隧道机械化施工的新篇章,对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TBM从去年10月进洞以来,建设就没停过。”四川交投集团川高乐西公司美姑代表处负责人说,到3月底,平行导洞已经掘进1300多米。

为了辅助建设,两台“小火车”已经上线——作为TBM的最佳搭档,一台专用于人员运输,可缩短施工人员进洞时间,且更加安全高效;一台作为材料运输,及时将TBM掘进所需的各类配件、掘进支护材料(钢筋网、锚杆、混凝土、钢拱架)和钢枕、钢轨运输到位,做好后勤保障。

TBM在施工组织和建设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以保障设备的有效运行。今年春节期间,考虑到疫情防控和建设需要,工人们都留了下来,持续进行TBM施工。

据相关人士介绍,春节期间,当月建设进度往往是一年里最低的。但今年2月,由于建设全力推进,平行导洞掘进了200多米。

此外,在大凉山1号隧道的进口端,采用传统爆破法掘进主洞的几个工点,有250余人奋战在一线。春节期间,这些工点的建设也没停下,仅大假7天就完成产值1000万元,为乐西高速“开门红”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整体进度

作为我省又一条深入凉山的山区高速公路,乐西高速的建设面临不少难题。

四川交投川高乐西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黄军介绍,乐西高速受沿线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影响,项目位于“五区”,即:无人区、生态林区、自然保护区、小气候多变区和国家级保护植物密集分布区,施工面临“三无”难题,即:无进场道路、无通讯信号、无电力保障。

为保证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施工便道253.7公里,是主线长度的1.68倍;对原有的102个通讯盲点,通过新建基站、优化升级、扩容改造等措施,已完成53处的通信网络建设,通讯信号基本覆盖项目沿线主要工点;项目采取永临结合方式,提前实施电力工程,既解决无人区施工用电问题,又缩短了施工准备时间,已建成9个变电站,35KV出线82公里,10KV出线169公里,覆盖66个永久用电工点和104个施工临时用电工点,新建电力线路长度是主线长度的1.66倍。

在勘察设计方面,乐西高速通过“压顶抬底”,将线路里程由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中的169.69公里优化为151.753公里,缩短17.937公里,缩短率达10.6%,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合并设置减少1个互通式立交。将最大纵坡降至2.9%,平均纵坡低于2.5%,冰雪路段缩短至8公里,绕避巨型滑坡体3处。

目前,乐西高速的建设正全力推进。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届时,昭觉、美姑、雷波三县将结束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并成为攀西经济区前往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又一条大通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