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内江答卷 成渝发展主轴崛起活力之城

四川日报
关注
内江城市风光。唐广摄

内江城市鸟瞰。 唐广 摄
5月15日,在内江经开区中显智能新型触控显示模组生产基地项目现场,基础施工已全面铺开。这一项目建成后,全球会有更多电子产品用上“内江造”屏幕。
同一时间,在内江市市中区,不少市民来到大自然湿地公园中,欣赏姹紫嫣红的绣球花海,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已逐渐成形。
目光转向内江市职工服务中心。这里提供餐食加热、续水、无线上网等免费服务,不少快递员和环卫工人正在这里休息。
三个切片,勾勒出内江近年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成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甜城内江落地生根、绵延伸展。建构“产业内江”“生态内江”“甜蜜内江”的美好愿景,一座创新发展的活力之城正在成渝发展主轴上卓然崛起。
□江萱彤
“产业内江”聚人气 推动转型升级闯出新路
有产业才有就业,有就业才有人口聚集,才能推动城市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内江,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发展的根基在产业、希望在产业。
以产业强市为引领,内江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聚集实现新突破。在内江高新区的明泰微电子产业园,一件件微电子产品在机械设备的操作下接连成型,日产量可达2000万只。
如果把明泰微电子产业园看成圆心,周围数公里的“大圆”内,已经聚集了上下游产业链。内江市经信局局长赵永韦介绍,自2018年以来内江引进了明泰电子、长川科技、雄富光电等企业,深度融入川渝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既有产业的集聚,也有重点项目的突破。2019年以来,内江牢牢扭住项目这一“牛鼻子”,相继实施“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产业项目提升年”“产业项目深化年”“产业项目攻坚年”,甜城大地涌动着项目热潮。
5月13日,在内江市东兴区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现场,挖掘机正在进行主体厂房基础建设。“将全力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试生产,预计项目一期年产值可达40亿元,在西南地区规模位居前列。”项目负责人殷仁燕介绍。
“产业内江”,脉动强劲。汇宇制药和梓橦宫2021年上市,成为内江药企“双子星”;北斗信息产业园落户,成为全国首个毫米波雷达综合测试与应用城市;机械汽配服务成渝,连续4年被授予“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优秀基地”。
随着产业的发展,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加速汇聚。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在内江已经增加到1万多人,多数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城市增添不竭活力。
为承接产业开辟更具承载力的空间,内江新区顺势而生。5月13日,在内江新区邓家坝片区,推土机、水泥泵车穿梭其中,多条要道建设齐头并进。
“内江新区是内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阵地,承载着内江产业发展新的希望。”内江市发改委副主任章艳秋介绍,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将推动内江新区建设加快成势见效。
“生态内江”促蝶变 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今年以来,内江市民在朋友圈中不断晒出靓丽的蓝天。一季度,内江空气质量优良率增幅排名全省第一,优良率85.6%,同比上升15.6个百分点。
绿色已成为城市底色,内江发展也迎来蝶变。走进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监测大屏上,显示着排放物的实时监测数据。
高达95米的2号机组让企业能“轻装上阵”。“这个‘大家伙’消化好,排放也少。”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唐俊介绍,近年来通过超低排放改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量减少了六到八成。
过去5年,内江超额完成“十三五”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考核结果,沱江干流内江段水质稳定达Ⅲ类及以上标准,绿色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
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机遇,内江建成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线和四川省第二条氢能公交示范线。未来,内江还将推动氢能全链条发展,建设成渝氢走廊内江“氢港”。
从天空,到水域,再到陆地,内江全方位发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内江”。
2018年,内江成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与水共生,内江大力实施截污控源、内源治理、生态恢复、岸线修复、景观建设等工程措施。如今,城市黑臭水体摇身一变,成为连接城乡的带状环湖公园。
在城郊,2.4公里长的“史家碧道”建设最后冲刺,新补种的绿植长势喜人。老工业城市正在实现“开窗见景、出门见绿”的愿望,内江市住建局副局长朱宇介绍,内江到2025年将拥有碧道150公里,2030年将达到500公里以上。
与自然界的绿水青山一样,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也需精心呵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也在内江持续涵养。
内江深入开展重大任务“揭榜挂帅”行动,大力实施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新征程”行动、年轻干部“青苗计划”,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清风护航赋能基层治理,内江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308个镇村、77家企业开展经常性走访,搭建起群众、企业与纪检监察机关的“连心桥”。
“甜蜜内江”惠民生 用心用情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产业升级引领发展,生态建设绘就绿水青山,目的都是打造“甜蜜内江”,为内江人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隆昌市隆桥化工小区,在近两年的改造中焕发新生,14部新加装的电梯让居民实现“一键直达”。“装了电梯安逸,上下楼方便得很!”这是居民练高先的话。目前,内江已累计完成94个老旧小区改造,有效提升了群众宜居宜业生活品质。
近年来,内江城市建设加快步伐,城南新区、东兴新城、椑木新城等片区建设相继展开,内江师范学院新校区搬迁、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建、内江一中扩建等工程有序推进。
补短板、强弱项,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内江稳步迈进“100万至200万人口大城市”行列。
从城市硬件再到基层治理,方方面面的努力,汇聚成群众的获得感。在内江市市中区城东街道,03网格党支部通过“支部先议、多方商议、居民共议”的“大事三议”机制,妥善处理物业费等问题。
基层服务的网格日益健全,内江实现小区楼院“红色细胞”全覆盖,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在乡村,内江加力完善便民体系,“上门服务、上门代办”成为新潮流。威远县镇西镇桃李村村民黄刘芳对服务体验由衷点赞。“以前还担心办医保找不到路,现在村干部上门来为我们办理,大门不出都可以领医保了!”
安居而后乐业,内江人民的事业更加“甜蜜”。特色农业充分发展,2021年内江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9元,同比增加1901元,增速创近7年新高。
干事创业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社会信用发展环境继续维持在全国、全省前列,内江主动靠前服务,建立“甜商政企座谈”“一键直达市长”服务机制。截至2021年,内江市场主体实有数总量达18.94万户。
过去5年,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内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面向未来,舵稳奋楫好扬帆,内江还将续写激荡昂扬、振兴崛起的奋斗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