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运动

那些80后的童年游戏 你还记得几样?

摘要: 还记得家门口热火朝天的拍洋画儿吗?还记得那一个个陪伴了自己童年的游戏吗?

80后的童年没有电脑陪伴,也没有综艺节目,大多是和动画片、影视剧、游戏、零食一起度过,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梦,梦醒了依旧记忆深刻。还记得家门口热火朝天的拍洋画儿吗?还记得那一个个陪伴了自己童年的游戏吗?

打弹珠

一片土地,各种姿势趴在地上,最多的姿势就是跪在地上,为了弹中别人的弹珠,不知道磨坏了多少条裤子,手上身上全是泥土灰尘。

老鹰捉小鸡

一个游离的人当“老鹰”,其他人排成一列,队首当“母鸡”,后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鸡”了。“老鹰”的目标是抓“小鸡”,“母鸡”要展开与“老鹰”斗智斗勇的搏斗,以保护身后的“小鸡”。捉住的“小鸡”就“死”了,要等下次游戏开始,才能再上场。 一场游戏下来,尖叫不断,笑得脸上肌肉疼,跑得筋疲力尽,摔倒爬起来喘口气还接着玩。

丢沙包

还记得丢沙包的喊“吊弹”,对面的人快速接到沙包,然后就有机会快速“斩杀”中间的一个队员,如果中间的小朋友接到包,还可以多获得一条“命”自己用或者救一个已经下场的队员。

跳房子

布沙袋或石块或瓦片,必须一格一格地往前踢,不得越格,不得压线,否则判为失误;外国小朋友玩跳房子。中途失误,可在下一轮轮到时,从失误格开始继续往下跳。

拍洋片儿

把买来的洋画裁剪好,放在桌子或者地上,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相互拍对方的洋画,拍翻过来就算赢,对方的洋画就归你所有。

摔元宝

也叫打面包,用烟盒或者硬纸盒做成“宝”“面包”,一人把“宝”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宝”往对方“宝”旁边用力砸,靠气流把它冲翻,也有直接往“宝”上砸的。打翻了别人的宝就算赢,最后看谁赢的多。

跳皮筋

一个有童年的女生,第一个想到的游戏应该会是这个。课间的十分钟,相约几个女生组好了队,要是遇到下雨天,每个教室的走廊里站满了跳皮筋的女生,男生的捣蛋她们才不怕。

跳皮筋的基本动作是勾腿、跳跃,皮筋越往上难度越高,仍记得有时候回家一个人在家绑着凳子跳皮筋。

悠悠球

记得小学的时候还有部真人动漫就讲的是悠悠球比赛的,那时候班里的同学下了课就聚集在一起练球。只会最简单的玩法,那种花式悠悠球,会玩的在小朋友中感觉就是大神一样的存在。

挑小棒

不同颜色的小棒对应的分数也不同,记得白色最少只值一分。基本是童年时候人手一份的玩具,放学后去我家玩小棒吧~

虽然我们已经长大了,过去的小游戏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它似乎在我们心底的某个地方,不会忘记。忆起童年时代,宛若一场梦,飞驰的时代,华丽而耀眼,但是却无法找回那个伴着蝉鸣和蛙叫走过的一个又一个夏天。如今成长为身为父母的我们,也应该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

“爱的扑满”2018·十分之一亲子马拉松即将于11月24日开跑,比赛报名已开启,赛道全长4.2公里,参与人数大概2000人左右,年龄为3-12岁的亲子家庭。据组委会介绍,十分之一亲子马拉松在赛道中会设置诸多亲子互动元素,起跑处有不同形式的游戏互动体验区,温馨且充满童趣的赛场设置,充分的体现陪伴的意义。

“爱的扑满”2018十分之一亲子马拉松赛报名仍在火热进行中,报名相关信息可登陆赛事官网:官网:http://sc.sina.com.cn/zt_d/2018qzmls。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直接进入报名页面。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