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家庭教育

是什么阻碍了爸爸参与育儿?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中国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父亲的参与。但爸爸们总体参与度仍然十分不足。

虽然“共同养育”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和提出,中国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父亲的参与。但爸爸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体参与度仍然十分不足。

除了要养家糊口等现实因素,其实还有一些社会和心理因素在阻碍着男性真正地“成为父亲”。快看看你家“爸爸”有没有这些问题吧!

·没有习得养育技能

当男性自己被抚养长大的时候,他们所受到的教育的重点很有可能被放在“开拓世界”,而不是“照料他人”的部分,很多父母自己也会被对男性的刻板印象所影响,认为男孩子不需要做家务。因而,当一个男性成为父亲,他们可能仍然会羞于习得这样的技能。

· 没有习得建立依恋关系的能力

在对子女的养育中,父亲和子女能否形成依恋关系,以及他们之间依恋关系的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情感丰富”这样的词汇往往和男性身份是割裂的,他们在关系中会较少地交流情感。因此一个男性成为父亲时,他可能会不知道如何去和孩子建立依恋关系。

·受到关系/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男性更容易把与伴侣的关系和与孩子的关系看作是“打包”在一起的对象。如果父亲对于婚姻和伴侣的满意度较高,那么他们和孩子的互动会明显更多,参与照料的时间和质量明显更高。反之亦然。

·来自母亲的阻碍

如果在父亲看来,作为母亲的女性是支持自己参与养育、相信自己能够养育孩子的,那么就会推动父亲参与养育。

但在养育孩子上,一份1999年的美国调查数据表示,有21%的母亲都充当了父亲-孩子关系的“看门人”角色,她们对于父亲参与养育持有矛盾的态度,一方面她们非常需要有人来分担养育的劳动,但同时又会有许多顾虑,不愿意移交出养育的权力,从而阻碍父亲参与子女养育。

养育技能可以学习,依恋关系可以培养,让爸爸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养育当中,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妈妈们也学着放放手吧!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