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一年级开始学 学什么?怎么学?

综合
关注教育部发布通知指出,2017年9月起,全国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也就是说,从今年9月份开始,小学一年级就要开设科学课了。
通知要求小学一年级要单独开设科学课,每周安排不小于1课时,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同时发布。
新科学课程标准到底讲了哪些内容呢?未来我国小学生如何学习科学这门课程呢?教育小新为你做全面梳理。
新科学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
1、从今年起,小学1-2年级也有科学课啦!科学课将成为小学阶段与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重点科目。
2、明确新增了技术与工程内容。
3、明确新增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现实上的应用,还在新增了科学技术对伦理、环境、生活影响的思考。
新增:
1、明确新增技术与工程学,如果用现在STEAM的体系结构来看,明确了T和E即技术和工程的重要性。
2、明确新增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现实上的应用,还在新增了科学技术对伦理、环境、生活影响的思考。
变化:
1、划分了三个学段。划分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阶段知识更细化。增加1-2年级的科学课。
2、学习评价方式更多元。从之前的行为表现评价、纸笔测试评价、综合评价等转变为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终结性评价。其中终结性评价就包括纸笔测试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以及档案袋。
教育部有哪些要求?
1、充分认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2、全面加强学习培训工作
3、确保落实规定课时
4、突出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5、大力加强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
新科学课程标准主要内容是什么?
1、科学课程学什么?
物质科学
生命科学
地球与宇宙科学
技术与工程
2、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公平的学习机会。
2、倡导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可能性?
1、与数学的关联与互动
2、与语文的关联与互动
3、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联与互动
4、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