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科学

《2001:太空漫游》里的黑石碑是什么?或许他能告诉你答案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黑石碑是高等生命制作出的“工具”,它们细心呵护宇宙中所有萌发的生命。

谈及科幻影文,《2001:太空漫游》怎么说都是一部绕不开的经典,无论电影还是小说。

1968年,由科幻三巨头之一的克拉克编剧、天才导演库布里克执导,两位大牛通力合作,成功拍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具有划时代意义?

1968年,那是一个离我们这代人都相对遥远的时代。

☑ 人类还未登月;

☑ 阿波罗8号才拍下第一张地球的正面照;

☑ 第一架波音 747 客机出厂;

☑ “互联网之父”拉里·罗伯茨着手组建了“阿帕网”;

☑ 世界上第一只鼠标刚刚诞生

……

难以想象,半个多世纪前,人类便拍摄出了这样一部极具科技感与神秘气息的科幻巨作,多少年过去了,依旧能引发无数人无限遐想。

登月、太空站、环形飞船、航天飞机、平板显示器、人工智能、声控电脑、带有条码的信用卡…电影中这些大胆的设定,即便今天来看,也毫不过时。

除却硬科元素,全片少于40分钟的人物对白,大量古典音乐配乐,以及隐藏在画面中的各种隐喻。

无不展现出宇宙的震撼、恢弘与沉静,人类的渺小、局限与自负。

克拉克曾说:“如果你能理解2001的全部,那我们就失败了,我们要提出的问题超出我们的想象。”

电影中很大的一谜题便是那时不时“帮助”人类“进化”的黑色石碑。

它究竟是什么?来自何方?库布里克对此只字没提。

黑石碑就在一片无声与荒芜中,静静地出现在了史前时代猿猴们的身边。

看似也是由石碑开启了史前人类的灵智,让猿猴学会了使用工具,击杀敌人。

将敌人打败的猿猴把骨头抛向了空中,电影史上蒙太奇最经典的一幕来了。

飞向天空的骨头巧妙地变成了地球上方的飞船。几百万年的时光,就被库布里克这么一扔,瞬间把时间轴拉到了公元2000年,可谓是神来之笔。

电影中公元2000年,人类已经拥有了较为发达的科技,如果按照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的划分,大概已经达到了行星I型文明。

登月也完全不再是什么难事。

这时,黑石碑又静静地出现了,在月球的背面。

随着科学家对它的深入研究,发现,当太阳升至黑色石碑上空时,它会发出一种直指木星的尖锐讯号。

十八个月后,“发现号”太空飞船载着2位飞行员,3位冬眠状态的科学家和一个名叫“HAL9000”的高级人工智能系统,前往了黑色石碑的指向处。

不料,人工智能却在飞行途中发生错乱,企图杀死船上的所有人,最后只有船长大卫得以逃脱。

从猿猴手中的骨棒到飞向太空的飞船,人类的工具不断在进步。

库布里克明指着技术的发展,暗指着,或许人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自己所创造出的“工具”灭亡。

这也是科幻界不断在探讨的主题,无论是气候变化、基因改造还是人工智能,随着它们的发展,或许人类还没能等到外星人入侵,就能自己把自己给作死。

当大卫只身一人来到了目的地木星附近,一个更大的黑石碑映入了眼帘。

接着,大卫便被卷进了一个可以扭转时间和空间的“隧道”之中。

这里,库导放了接近10来分钟光怪陆离、“扑面而来”的太空影像,让无数观众眼花缭乱。

接下来的画面便是大卫躺在了一个冰冷的、洛可可风的房间中,垂垂老矣,目睹着自己慢慢死去。

石碑宛如天神,再次从天而降。

电影的最后,大卫由死入生,再度轮回般得变成了一个蜷缩着的胎儿(“星童”)。

根据克拉克的小说,我们得知“大卫”进化了,他变成了拥有终极智慧的能量体,可以自由在宇宙中穿梭。

至此,Fin。

库布里克只用了148分钟,便展示出了人类400万年的发展过程。在黑石碑的作用下,一步步“从猿到天使”。

“黑石碑”究竟是什么?片中的两段“黑屏”又是什么?从头到尾,电影都没有点明。

库布里克就曾表示,他本人拒绝对电影进行任何解读。他不能用他带有权威性的答案,去限制住大家随意发挥的想象。

黑石碑,老库虽然没解释太多,但克拉克却在小说里,明确的指出了,黑石碑是高等生命制作出的“工具”,它们细心呵护宇宙中所有萌发的生命,并帮助生命逐步进化。

这不正是“神”所做的事情吗?

老库与克拉克携手为我们创造出了,不具有任何“拟人”形象与宗教意义的神。

一个科幻意义的神。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