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去世 纪念《银翼杀手》最美的诗篇

综合
关注7月19日,演员鲁特格尔·哈尔去世,享年75岁。他即兴创作的雨中独白,成为了科幻电影史上经典的一幕。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在时光中消逝,就像泪水消失在雨中,Time to die。”
当一切归于寂静,才恍惚觉得,原来,仿生人也可以吟出这么美的绝唱。
这一幕曾使无数观众动容,包括我。
《银翼杀手》虽然是一部很老的电影,讨论的仍然是“仿生人”的老梗,但F君还是想把它介绍给大家。
电影《银翼杀手》的原著作者是菲利普·迪克,美国科幻作家、赛博朋克类型作品的先驱。
曾多次获得雨果奖、星云奖,共出版了44部长篇、121个短篇小说,其中有7部被改编成电影。著有代表作:《高堡奇人》、《仿生人会梦见电动羊吗?》、《尤比克》、《心机扫描》等
1968年,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首次出版,改编自这部小说、却以科幻作家艾伦·诺斯的小说Blade Runner命名的《银翼杀手》在1982年被搬上了荧屏。
用2019年的眼光去看1982年的电影,可能确实会觉得有些复古,较少的对白、不紧不慢的节奏,尤其电影在光线的使用上也偏向暗黑,更让这部82年的《银翼杀手》透出几丝诡谲与晦涩。
但不可否认,这仍是一部值得一再回味的科幻。
故事梗概
很巧,《银翼杀手》的故事就发生在2019年的11月。
开场便用滚动的文字简短介绍了时代背景,科技巨头泰勒公司已将比人类更敏捷、更有力量,甚至更有智慧的“人造人”发展到了连锁阶段。
“他们”被被派往外星,进行殖民和危险勘探等工作。
电影砍去了小说中铺垫了前因后果的设定,地球历经了核战,大部分人类都移民到了火星,这些都没提,只是从景象上展现出了一个赛博朋克气息浓郁的阴暗未来。
按照“比你强还被你管,一定会出事”的逻辑,人造人果然在外太空殖民地发动了血腥叛变。
暴动的发生让地球这边做出了严厉的回击——所有人造人都得死!
地球这边的基因工程师也挺阴,知道连锁六型人造人可以在被启动后进化出诸如恨、爱、恐惧、生气、嫉妒等人类才有的情绪,所以特意设定了安全保护程序,令“他们”只有4年的寿命。
得知死期将至,6位人造人为了“逆天改命”,不顾地球的封杀令,执意来到了地球,想得到他们的造物主的眷顾。
而男主角德卡德吃着面条、耍着帅呢就被邀请到了局子里,出来时已被迫领命去缉拿四位来到地球的“人造人逃犯”。
作为最出色的银翼杀手,他不负众望,拨开了重重疑云、以身犯险,陆续找到并杀死了逃窜到地球上的“人造人”。
但在这过程中他却爱上了另外一名名叫瑞秋的“人造人”,由于“人造人”在地球上都得被清洗干净,电影的最后,男主带着瑞秋逃亡了,成功没有,未可知。
其实故事并不复杂,但其思考的问题却有些意思。
人与“人造人”的区别?
这是小说和电影都想要探讨的重要主题之一。
人与“人造人”的区别在哪?要回答这一问题,得先清楚地知道,什么构成了人的基本要素,我们如何定义人类,又如何区分伪装成人类的“人类”。
在电影和小说中就有这样一台名为“人性测试机”的机器来协助银翼杀手进行判断。
操作程序是这样的,首先开启人性测试机,并捕捉到被测者的眼部,然后开始与被测者进行问答,同时观察被测试者的呼吸、脸红反应、心跳频率、眼球运动等生理活动,并结合心理分析来判断对方是否人造人。
这台测试机是原著作者菲利普·迪克根据图灵测试的原理虚构出来的。
图灵测试,简单说就是人与被测试者进行对话,根据对方的回答来判断对方是不是人类。而这台机器显然还添加了一些科幻元素。
“它一种非常先进的测谎机,能测量虹膜肌的收缩,探测身体释放的隐形空气传播的粒子的存在。风箱是为后者的功能设计的,能让机器分辨危险性的空气。该机器主要被银翼杀手用来确定一个嫌疑人是否为真正的人类,以测量他对精心设计的问题及陈述的情绪反应程度。”——1982年原版《银翼杀手》宣传资料包中的描述
奇妙的是,在这么一台强大的机器下,普通“人造人”一般在七八个问题后就溃不成军了,而男主角爱上的、被植入了泰勒侄女记忆的瑞秋,是在经过了100多道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后,才被男主判定为是人造人。
当真相被戳穿,她伤心地问道,你是否对自己也曾做过这样的测试?
像德卡德这样的老手,在经历了对瑞秋的问答后,明显都有些蒙圈,甚至动摇了。
人与“人造人”区别越来越不明显了,那他还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去猎杀“他们”吗?然而这样的思考对德卡德来说是然并卵,屁股决定脑袋。
当然,“人造人”能有今天,也得感谢创造他们的灵魂工程师们,毕竟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人造人”才越来越具有商业价值。
但大老板的那句“比人类更像人类”的追求,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深深的讽刺。
当人造人Batty的伙伴一个个被杀,最后连爱人也被杀害,他疯狂地折磨报复男主,却在男主命悬一线的时候放了他。这样仁慈的举动反而是一般人类都做不到的。
看到这儿时,人类的优(劣)越(根)感(性)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是否觉得电影里对待“人造人”的政策,像极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奴隶制、父权制、殖民主义?
那时奴隶不是人,黑人不是人,犹太人不是人,女人不是人。只有让他们生而非人时,剥削才变得具有合理性。
当人造人不想被奴役、有了活下去的意愿时,他们反抗了,既得利益者镇压了。
这时再来看地球上下的追杀令,多么的伪光正。
虽然电影剪去了电子宠物这条线,默瑟主义也完全没有谈到,有人说这更像是一部《仿生人会梦见独角兽吗?》,但,F君个人觉得,《银翼杀手》确实也有其深刻的地方。
电影的最后,人造人Batty那段如诗般的雨中独白,再次表现了什么叫“比人类更像人类”。
“我曾看到你们人类无法看到的,
我曾看到战舰在猎户座边缘起火燃烧,
我曾看到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在时光中消逝,
就像泪水消失在雨中,
死亡的时刻到了。”
图灵测试说,“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具有人类智能。”
我觉得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同样具有人类智能。
生命不在乎长短,在乎你曾经历过!
R.I.P。 Rutger Hau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