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科学

盘点科幻电影中的惊悚大海啸事件(上)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海啸可以有多恐怖?各类可爱的科幻作品中都做出了大胆设想。

海啸对于生活在内陆城市的F君来说,真没什么概念。

不在海边生活,加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里的诸多描写,让F君从小对海就有着迷之向往,第一次见着大海是在秦皇岛,海水不蓝、又咸又苦…

之后是在地中海,看着人们三三俩俩地光脚踩在湿润的沙滩上散步;再后来还专门去了葡萄牙的罗卡角,站在陡峭的约有140米高的悬崖边,俯瞰平静的大西洋,放眼望去全是水,仿佛开了眼角。

那是海洋所展现给人类最温和、最具诱惑性的一面。

然而它还可以是张牙舞爪的。

陆地尚有未探索到的尽头,更别说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且不说海底是否真的有亚特兰蒂斯文明或者外星人的根据地?

就先看看离我们最近也最真实的海啸,在科幻电影中,都有怎样的表现。

大海的A面是风光无限,B面是神秘莫测。

海啸在众多科幻作品中,一直是排名前几的毁灭地球方式之一。

为什么海啸可以这么猛?因为它体积足够大。

先和大家简单科普下海啸的成因,其实很好理解,主要是因为海底地震or火山爆发,或外力砸中海面(如小行星撞击地球等)造成了水面的不~平~静~

可以想象成一颗石子砸向水面,或冲出水面,在水面上形成了波纹。

地震、火山的运动就像石子,让海面有了起伏。这也是为什么通常地震之后都会有海啸预警。

海啸可以有多恐怖?各类可爱的科幻作品中都做出了大胆设想。

01《深渊》—1989

《深渊》是大神卡梅隆导演80年代末的一部佳作,电影灵感来自赫伯特·乔治·韦尔斯的科幻小说In The Abyss。

当很多人都在探索太空的时候,卡梅隆早早便把目光瞄向了我们看不到的深渊。

导演剪辑版的开篇便引用了尼采的“当你长久地凝望深渊,深渊也在凝望你。”不知卡梅隆是否和大刘有着同样的想法,当人类探索未知时,未知也在探索人类,所以“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电影中,由于外星人看不惯人类的种种“幼稚行为”,对人类启动了灭绝计划——制造巨型海啸。

这种巨浪的画面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电影屏幕史上,确是在那个年代处理得最震撼的一幕。

卡梅隆试图用海啸般的毁灭,唤醒人类的敬畏之心。

02《天地大冲撞》—1998

电影Deep Impact被翻译成了《天地大冲撞》也是很有文采了…被众多观众评为史上最煽情的科幻灾难片——Deep Impact,讲述了一个和纽约大小差不多的彗星撞地球故事。

不说俗套的剧情,单看特效还是很不错。

一颗行星碎片砸中大西洋后,立马就掀起了有摧枯拉朽之势的海啸,瞬间把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地吞没。

第一次看这片,F君深深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那点文明,那些象征财富的高楼,人命,都可以顷刻间被毁灭……

就算地球爆炸,若是站在火星上看,可能就像平常看烟花绽放。

03《后天》—2004

自2000年来,人类对极端气候的幻想也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现实而逐渐丰富起来,各类Cli-fi应运而生,好莱坞对全球变暖的问题也是操碎了心。

《后天》的灵感便是来自气候变迁小说The Coming Global Superstorm。

电影中,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气候异常,相关部门也没引起重视,温水煮青蛙让人类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于是来自大自然铺天盖地的咆哮,再次瞄准了渺小的人类。

超级飓风、超级海啸、特大地震接二连三地就来了。

热心网友做了《后天》和2017年太平洋地区台风的比对图。

部分科学家认为《后天》是美国现实气候情况的极端写照,北美气候的变化的的确确在朝着电影中的方向发展,但远没有像电影里演得那么夸张。

毫无悬念,特大地震后会引起特大海啸…没错,海水以雷霆万钧之势轻松K.O了钢铁水泥铸造的城市,纽约再次被淹了。

电影将成年人种种破坏自然的恶行视为造成大灾难的主因,而将他们的孩子定位为世界末日无辜的继承者,试图呼唤人们保护环境的心。

看完整部电影,F君恨不得走到大街上呐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后天》成功了。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