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教育热点

究竟怎样做才是真正的高质量陪伴?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其实高质量陪伴很难有标准上的统一,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变量,比如孩子的年龄、性格、所处的状态和情绪、家里孩子的数量、父母的时间安排等等。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培养孩子不如陪养孩子”。。。。。。我们都知道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知道“陪伴不等于陪着”,所以大家都在强调要”高质量陪伴“。

然而究竟怎样做才算是高质量陪伴呢?

认真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算不算高质量陪伴?和孩子去游乐园畅快淋漓的玩一场呢?一起看电视,打游戏呢?一边做家务/工作,一边陪孩子呢?。。。。。。。。

其实高质量陪伴很难有标准上的统一,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变量,比如孩子的年龄、孩子的性格、孩子所处的状态和情绪、家里孩子的数量、父母的时间安排等等。

虽然没法给出适用于每对亲子的陪伴模板,心理学家仍找出了高质量陪伴的共性特点:

流畅的肢体姿势和接触

高质量陪伴的过程中,亲子之间的肢体碰触是十分自然流畅的。比如父母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或亲子游戏时,孩子会在向父母寻求帮助或者表达亲近感时,很自然地靠近父母的身体,同时把手放在父母的膝盖上,或者是坐在父母膝盖上,搂着父母的颈部。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身体碰触也是很自然而然接受,同时也会让自己的身体自然而然朝向孩子的方向。

在不那么高质量的互动,甚至是非常差的互动中,这种流畅的肢体语言很难看到,要么是父母处于指责、控制、忽略的姿势、甚至是排斥推开的姿势,要么孩子处于哭闹发脾气、害怕退缩、或者僵硬的小心翼翼的姿势等。

例如,有些父母在陪伴孩子时,总是会看到孩子很多的缺点,想要改变Ta,在陪伴过程中不自觉的指责。再例如,根据去年年底发布的《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显示:

在陪伴孩子的同时,47.6%的家长会“兼职”做家务,38.4%的家长会经常“看朋友圈、刷微博”,大比例的家长在陪伴时不参与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选择旁观或忙自己的事,这种忽略的姿势,也会使亲子陪伴的质量大大缩水。

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

根据《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显示,中国家长在工作日,平均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为3.7小时,周末可达到9.3小时。

这个平均陪伴时间是很符合中国大部分双职工家庭的国情,但也会导致一个问题——

很多父母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就下班到孩子睡觉前的3、4个小时,大家都希望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和孩子尽可能多互动。有时候反而因为这种“急切”导致了一些不恰当的陪伴。

比如有的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平时只喜欢玩游戏或者看电视,他们觉得只玩游戏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没有帮助。所以,每天回到家以后总是想要和孩子一起玩积木和看书,可是每次孩子都只是兴味索然,不能集中注意力。父母便会着急,容易冲孩子发脾气。

其实以大人的视角和功利心来帮助孩子决定孩子“应该”玩什么、怎么玩,是不合适的。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更提倡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然后父母在孩子主导的游戏中跟随、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度的引导,从而和孩子一起让整个亲子互动过程更有趣,更深入。

与时间长短无关

亲子时间的多少,并不能完全代表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疏远近。有些家长会发现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孩子还是和自己不亲。其实高质量的陪伴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投入,而更应该关注情感和心理的发展。

在高质量的陪伴中,孩子和父母应是共同处于放松、舒适、愉悦、亲密的状态中,能够互相得到精神上的滋养,建立良好的互动。它与时间长短、频率多少无关。

其中还是会有一些小技巧的:

1。利用孩子喜欢的东西寻找共同话题。

比如孩子向父母展示喜欢的东西时,父母给予及时的回应,并尽量多使用开放句式,少用封闭句式。例如,我们可以问:“咦,这个小兔子在看什么呢?”,而不是说“这个小兔子看到了小狗,对不对?”

2。学习中关注Ta感兴趣的点,设计话题和孩子探讨,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好感。

比如当孩子向我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时,我们及时给予积极回应:“哇,你是怎么做到的?”,或者“这个看起来好酷啊,你教教妈妈吧”,或者“这里有个地方需要很难发现呢,你肯定刚才很认真观察了!”……

3。利用游戏,和孩子达成“合作”。游戏是孩子学习知识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游戏,也可以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比如当孩子想要自己一个人玩的时候,我们可以陪伴不打扰,而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给予适度的帮助和引导。例如,“这个问题妈妈也要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呢?来,我们试一试,咦,好像不对。嗯,我们在想想其它办法,你要不要试试这样行不行?……”

4。 学会100%的倾听和100%的回应,和孩子产生共鸣和互动。

当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评价,只是单纯看见孩子当下的样子,努力去体会他当下的感受,并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分享时光。这样,就做到了高质量陪伴。

这个周末,就从高质量陪伴开始吧~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