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艺术

音乐能给幼儿带来什么?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倾听美好的音乐,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审美能力。

倾听美好的音乐,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审美能力,促进其良好健康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形成,完善道德情感。另外,音乐给幼儿带来的益处绝不仅于此。

一、培养幼儿对音调的敏感

幼儿多接触乐器,长期与不同音符的频繁接触,接受高低音频带来的听觉刺激,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幼儿培养听觉敏感力,因为乐器的不同的音高会刺激幼儿的听觉器官。

一档儿童节目中,主持人让一个小女孩背对着钢琴,随意弹奏出来的每一个音,甚至连续演奏五个音阶,她都能准确说对。小小年纪对声音的敏感程度如此厉害,当然离不开长期接触乐器的影响。

音乐启蒙教育中的乐器教学对幼儿的听觉敏感是有很大的帮助,如莫扎特3岁便开始学钢琴,到7岁环欧洲演出时,已经识别出升A调或降E调,对声音极其敏感。可见,学习乐器对幼儿的帮助有多大。

二、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做过相关实验,给出了音乐教育能增强幼儿记忆力的说法。幼儿在听音乐的时候,也是一种记忆的过程,经常给孩子听一些音乐,会让孩子对音乐力度、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日积月累就会使幼儿的记忆力加强,在听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孩子练习音乐的时候,各种乐器的练习,都需要幼儿去记忆曲谱,记忆乐谱节奏和歌词,每一次的练习都是一次记忆。没有谁的记忆天生就好,只有通过后天的训练才能逐渐加速和延长记忆的持续时间,让幼儿对音乐越来越敏感,记忆力也会逐渐提升。

三、有助于幼儿四肢和大脑的协调发展

学习乐器,就需要动手去操作,手指作用于乐器,在高低音,不同的键与键、弦与弦、鼓与鼓等之间高强度的协调运动,手指结合声音训练了屈曲、推拨、弹触等高强度的切换,这些动作长期下来会对孩子的手指灵活度有一个好的提高。

而手指灵活也离不开大脑的支配,长期下来能提高手指的灵活度以及协调性,也能加强幼儿大脑和四肢的协调发展,最大程度地训练了大脑的反应能力和灵敏度,最终有利于孩子智力的成长。

四、音乐对大脑智力的开发

大脑的“一侧优势”为人类独有。即左脑语言性功能占优势,右脑非语言性功能(如音乐形象分辨功能)占优势,两侧优势是相对的。当其尚未完全建立时(尤其婴幼儿),通过连合纤维的联系,双侧优势则能够在对侧人为地得到发展。

有教育家认为:“幼儿音乐教育有两项重要的功能,其一是气质的养成,其二是智慧的提升。”经常聆听优美的音乐,音乐中丰富而柔美的旋律及节奏感,便会自然地融入于右脑中,使这个人在日常的说话、用词、作文、写字、行动举止,甚至表情都会自然地流露出优美的节奏旋律感。因此,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熏陶,对TA长大后的气质、社会关系及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