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是痛苦的 为什么还让孩子坚持?

综合
关注很多家长以为,学音乐就是玩音乐,那你就错了。事实上,学音乐需要苦一点。
音乐的哲学,本质上是对美的理解。音乐是有走向的,有高有低。音乐是有逻辑的,不是随便来排列的。音乐是有节奏的,是规定的时间长度内完成的。音乐是有强有弱的,声音有大有小。音乐是有指向性的,这种指向性是会给你一个长期的铺垫,最终达到高潮……而要获得这种对音乐的理解,就必须经过刻苦的训练。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经过这些比较困难艰苦的、基础规范的标准化练习,比如说拉琴时严格保持手型,练习管乐严格保持嘴型等,他是无法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苦练这个必经的过程,就是要告诉孩子,“美”是需要铺垫和付出的,不是你一上来就可以得到的。
提倡孩子参加艺术考级,就是因为考级能给孩子在学习音乐时提供一个标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孩子心理素质的机会,相当于一个比赛,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演奏的东西都是专业老师去听,有多几次这样的经历,对孩子自己的演出的发挥有非常大的帮助。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自己在家演奏的很好啊,但当他们在考试的时候,站上舞台的时候,他们演奏的状态和平时就完全不一样了,有的关键时刻,他们才可能表现出平常没有的问题,或者挖掘出平常没有的能力。
最后还是要重申一个常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坚持高标准从来都不矛盾。在孩子学音乐上,无论是想走专业路子,还是就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都应该给孩子一次苦练的机会,他们才能慢慢走近艺术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