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粮大户”到“辣椒大王”---记种植大户王泽国的转型之路

新浪四川城事
关注清晨五点半,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麻柳镇深沟子村的山道上已晃动着人影。辣椒种植大户王泽国提着筐辣椒苗,拿着农具,踩着露水往坡地走。身后连片的大棚里,二荆条、艳椒生机勃勃。“现在种75亩辣椒,预计年收入超40万元,这在两年前想都不敢想!”这位42岁的庄稼汉靠着政策东风和技术革新,完成从传统粮农到现代椒农的精彩转身。
政策敲门:村两委点燃“第一把火”
新年刚过,深沟子村干部带着《辣椒产业扶持政策》敲开王泽国家大门。“种辣椒有补贴,统一送种苗,免费技术培训,合作社保底收购。”深沟子村综合专干李娟介绍道。

听着村干部掰着指头算账,原本只种稻谷的王泽国心动了,却担忧“万一卖不掉咋办”。村两委当即组织他去梁家坝村辣椒示范基地考察,看到连片辣椒基地、车间流程化处理、车地头装货的火热场景,王泽国决定75试种亩。村集体召开坝坝会,共同商议土地流转事宜,解决了王泽国“愁土地”问题。

技术破局:农技专家全程“把脉开方”
辣椒苗刚移栽,椒多公司便联合麻柳镇组建的“技术突击队”开进了王泽国的辣椒种植基地。这支由企业技术员、镇农技骨干组成的队伍,在每村设立“样板地”,从深耕晒垡到移栽定株,每个环节现场示范。“瞧这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的标准,通风采光都达标!”镇农技站工作人员带着王泽国等十几位种植大户蹲在辣椒旁边,看突击队员操作移栽器精准落苗。更让农户暖心的是“全天候应答”服务——微信群里发张叶片卷曲的照片,不到半小时就有农机专家语音解答;遇到疑难杂症,突击队带着显微镜到地头开“田间会诊”。

“以前凭经验种地,现在按‘方子’管理,苗子少生病,心里更有底!”王泽国边做笔记边高兴地说。
政策筑基:“双保险”托起椒农信心
尽管辣椒苗才刚扎根,王泽国却早没了后顾之忧。椒多公司不仅公示了辣椒长度、色泽等保底收购标准,还与农户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议——若市场价上涨则随行就市,若遇滞销则按保底价兜底收购。更让他安心的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只要极端天气造成损失,保险公司按标准赔付,专家还会上门定损。”眼下,麻柳镇正在推进“集采集销”计划,联合组建辣椒产业联盟。“从育苗到销售都有人托底,咱们只管把地种好!”站在铺满地膜的田野上,王泽国望着随风摇曳的辣椒苗,眼中满是憧憬。

如今,王泽国的辣椒种植基地,嫩绿的辣椒苗正铆足劲儿向上蹿。他时不时翻开那本写满技术要点的笔记本,对照着农技专家教的方法精心管护。“政策送东风,技术添底气,这辣椒产业算是扎下根了!”晨光中,王泽国蹲下身轻抚叶片,仿佛已看到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据悉,麻柳镇已发展辣椒种植1100余亩,带动5000余户农户户致富增收。在麻柳各村的田野上,一幅“火红”的丰收图景正悄然酝酿……

(来源:麻柳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