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大树镇:“扶你”发展 助“你”增收

新浪四川城事
关注为有效除治松材线虫病疫木,进一步盘活村集体经济,达川区大树镇全力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以菌治木、以木致富”模式,引入优质茯苓种植企业,将疫木变废为宝,探索出一条“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乡村受益”的合作共赢之路。

镇村干部在九龙村实地察看茯苓种植情况
党政“扶企”:破解发展难题,激发企业活力。一是当好贴心小助手,保障企业顺利进入。企业入驻初期,面临用地难、流转慢等问题。大树镇党政成立专项工作组,积极协调九龙村、华阳村等村顺利流转闲置林地300亩,开展林下茯苓种植先行示范工作。二是当好政策解读员,用好用活惠企政策。疫木是茯苓种植的核心原料,政府将除治后的疫木就地优先供给企业,既减少了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又提高了疫木利用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三是当好服务小能手,牵线搭桥助栽种。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大树镇党委联合村委搭建劳务对接平台,组织当地群众参与种植、管护、采收等工作,既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又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华阳村召开茯苓种植意见收集院坝会
企业“助农”:产业带动增收,共享发展红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茯苓种植企业迅速成长,并积极回馈当地,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促进就业,助力群众增收。企业优先雇佣本地劳动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每月每人收入可达2000元,大大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群众增收。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通过售卖疫木树桩、租赁闲置林地等方式,有效利用了村里的闲置资源,以每年每亩130元的价格承包给企业,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达州茯苓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演示菌种种植
合作“共赢”:政企同心,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政府以务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企业以产业优势带动乡村发展,群众以劳动参与共享发展成果,政企双方的紧密合作,不仅促进了当地茯苓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发力、乡村受益”的共赢格局,一幅幅美丽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蓝图正在大树镇徐徐展开。
下一步,大树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深化政企合作,协助做好茯苓种植、管护、采收工作,为后续即将建设的2000亩林下茯苓示范片种植奠定基础,并积极协助企业申请地产标识,探索更多“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来源:达川区大树镇 秦中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