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个50升的滴灌袋为达州中心城区树木精准“解渴”

新浪四川城事
关注近日,达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处为应对持续的干旱天气,创新引入滴灌袋抗旱技术,为达州中心城区树木提供更科学的水分补给,让街头绿化得到精准养护。
随着高温天气降水偏少,城市行道树的补水成为绿化养护重点。以往依靠洒水车浇灌,虽能缓解表层干旱,但水分多停留在土壤表层,易蒸发流失,难以渗透到树木根系。针对这一问题,市园林处今年引入滴灌袋新技术,首批购置约6000个容量为50升的滴灌袋,为行道乔木提供“救命水”。
这种“滴灌袋”系统由储水袋和与之连接的输液管组成。工作人员将储水袋固定在树干基部,通过调节输液管上的滴头,让水缓慢、稳定地直接滴灌至树木根系附近的土壤深处。一次注水可根据滴速持续供水5至7天。相比传统洒水车浇灌,它避免了“表面湿润、根部缺水”的弊端,让水分精准直达根系吸收区,大幅提高了灌溉效率,也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市园林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采取的是差异化养护策略:对于新栽树木,因其根系较浅,吸水能力弱,滴灌袋的持续渗水能稳定供水;对于树龄十年以上、根系发达且耐旱性强的乔木,则暂时无需额外投放。
据了解,这批滴灌袋将重点覆盖城区多个绿化节点:西外片区投放2000个,保障主干道及政务中心周边树木;莲花湖区域投放1400个,守护湖畔景观林带;老城区投放1000个,服务商业街沿线行道树;塔沱湿地公园投放400个、韩家坝区域投放800个、大寨子公园投放50个,分别满足不同片区的树木需求,形成全域化的精准灌溉体系。
滴灌袋技术的应用是达州绿化养护向精细化、科技化转型的体现。市园林处将持续监测树木生长状况,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养护策略,让每一株树木都能在科学呵护下茁壮成长,为市民守护城市的盎然绿意,同时呼吁广大市民爱护“滴灌袋”。(来源:达州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