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达州

“关键小事”大升级,达州大竹让幸福在家门口“升温”

新浪四川城事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这一切,都源于东柳街道一场以“社区更温暖·城市更文明”为主题的治理服务提升行动。街道聚焦群众那些“急难愁盼”的身边事,打出系列“暖心组合拳”,让治理精度直抵民生温度。

日前,大竹县东柳街道的居民们发现,身边的生活环境正悄然发生变化。广场更亮堂,办事不用跑远路,连出行的道路都更畅通。这一切,都源于东柳街道一场以“社区更温暖·城市更文明”为主题的治理服务提升行动。街道聚焦群众那些“急难愁盼”的身边事,打出系列“暖心组合拳”,让治理精度直抵民生温度。

广场“微整形”,居民“笑开颜”

“现在广场上瓷砖也安好了,健身器材也安好了,灯也比较亮,环境改善很多,大家晚上散步更安心。”东柳社区的周帮和居民站在焕然一新的广场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曾经,广场上破损的瓷砖、昏暗的灯光和短缺的器材,让这片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的空间略显冷清。东柳街道听民声、察实情,果断出手为广场进行“微整形”:坑洼积水的旧瓷砖被平整防滑的新瓷砖取代;崭新的路灯点亮了夜晚,也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添置的健身器材更是成了“香饽饽”,吸引着老少居民前来活动筋骨。

如今,这里成为居民日常活动和交流的场所。

服务“送上门”,办事“少跑腿”

“我们群峰社区原来很远,坡也陡,停车也难,群众办事很不方便,现在服务点设在210国道旁边,大家过来办事就方便多了。”群峰社区居民张兴荣的感慨,道出了便民服务延伸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针对部分社区办公地点偏远、群众办事不便的“痛点”,东柳街道创新思路,将服务窗口前移。在210国道旁设立的便民服务代办点,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社保认证、医保缴费、证明开具这些高频事项,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交给代办员“帮办、代办”。曾经的“往返跑”变成了“一次办”,甚至“不用跑”,便民“春风”吹散了群众心头的“奔波苦”。

机制“做保障”,温暖“可持续”

社区的“里子”光鲜亮丽,区域的“血脉”也要畅通无阻。东柳街道积极参与建设的柳木大道,不仅是一条方便群众出行的“民生路”,更是一条打通区域发展脉络的“希望路”。它的贯通,联通了空间,更联通了民心与发展前景,为城市文明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东柳街道扎实的工作机制在强力支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于勐婷介绍,街道以“社区更温暖·城市更文明”行动为总抓手,创新构建了“113+N”一体化工作机制,并同步推行“1+N+1”诉求处理闭环机制,确保群众的声音有人听、诉求有人应、事情有人办,实现高效响应与及时反馈。

从升级场镇基础设施,到疏通城市道路堵点,再到将服务力量向网格、楼栋延伸,东柳街道正用一项项务实举措,将群众一个个“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办成提升获得感、幸福感的“温暖大事”。

未来,大竹将继续深化机制效能,推动服务力量更深、更实地下沉,以“钉钉子”精神巩固文明善治成果,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共同描绘一幅充满烟火温情、文明蔚然成风的动人图景。(来源:大竹县委宣传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