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达州

川东北消费引擎轰鸣 达川以三维布局激活现代服务业新动能

新浪四川城事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战略目标,构建起“核心商圈引领、产业园区支撑、新兴场景赋能”的发展格局,以精准施策与创新实践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川东北城市群服务业转型的鲜活样本。

“十四五”期间,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锚定“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战略目标,构建起“核心商圈引领、产业园区支撑、新兴场景赋能”的发展格局,以精准施策与创新实践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川东北城市群服务业转型的鲜活样本。

核心商圈聚能 首店经济引爆消费热潮

在达川升华广场购物中心,好利来、星巴克、小米汽车融合店等知名品牌扎堆入驻,多家川东首店相继落地,使其跻身川东北业态最全、品牌最集中的城市级一站式消费地标。从潮流零售到特色餐饮,从亲子互动到科技体验,多元业态全方位覆盖消费者需求,持续刷新城市消费能级。

“品牌多、环境好,购物休闲一站式解决,特别方便!”消费者何官林的评价道出了众多市民的心声。依托“首店经济”引流效应与主题促销活动赋能,升华广场人气与销售额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商场全年客流量近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5%;国庆期间,巨型国旗城市打卡地标等特色活动吸引客流63万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28%,强劲消费活力尽显。消费者曹禧分享道:“打卡巨幅国旗特别出片,逛街、吃饭后还能去附近文化馆看脱口秀,体验特别巴适。”

多元场景赋能 体验经济开辟增长新赛道

如果说商圈是城市消费的“主阵地”,新兴消费场景便是激活市场的“新密码”。达川区岛尖公园桥影河畔以“美景+美食+音乐”的沉浸式体验走红,夏季“晚风+乐队+烤肉”的露天餐厅模式,仅两个多月营业额便突破150万元,印证了体验式消费的巨大市场潜力。

“我们已从户外音乐营地烤吧,拓展到围炉煮茶、火锅等多元消费场景。”桥影河畔餐厅前厅主管李雪莲介绍,通过节假日主题活动打造独特沉浸式氛围,不仅丰富了市民消费选择,更推动服务业从传统模式向体验经济、品质经济转型。这种场景创新并非个例,“十四五”期间,达川区紧抓关键节点,策划“消费+文旅”“消费+家电”“消费+餐饮”等系列促销活动85场次,吸引消费者500余万人次,带动累计消费额突破43亿元,为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产业集群支撑 硬核实力筑牢发展根基

作为全省首批、达州市唯一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杨柳商贸园以汽车贸易、家居建材、电商物流、五金机电、医药贸易五大产业为核心,构建起上下游联动的完善产业链生态。其中,汽车贸易园作为川东北规模最大的汽车消费集散中心,已集聚75个汽车品牌,配套汽车检测站、二手车交易、汽摩配件市场等多链条服务,占据全市85%的汽车消费市场份额。

截至今年9月底,达川区汽车销量达16238台,销售额24.34亿元,同比上升8.51%。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势头迅猛,鸿蒙智行、问界、理想等25家品牌入驻,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园区基础建设完善、品牌聚集效应明显,双节期间店内每日人流量7-10组,销售订单环比增长40%。”达州源沃奇瑞4S店总经理陈春贤对入驻杨柳商贸园的决策深表认可。

锚定新蓝图 高铁机遇助推能级跃升

面向“十五五”,达川区已绘就新的发展蓝图。达川区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俊锋表示,将紧扣川东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目标,依托成达万高铁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成渝北翼综合服务枢纽,全面建成川东北消费中心承载区。

未来,达川区将持续高质量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强化物流、商贸、金融、文旅等领域的区域辐射力,力争到2030年实现“双三百亿”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0%。随着交通优势的持续释放与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这座川东北消费引擎正加速轰鸣,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更强动能。(杨涛 文/图 达川融媒)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