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一中:00后用舞台剧对话历史 校长金句解读青春担当

新浪四川城事
关注当架子鼓的节奏响彻操场,两千余名学生随音乐律动挥手,往日严肃的校园秒变“蹦迪现场”——这是4月29日达州市第一中学校五四文艺汇演的燃情开场。在五四运动106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这群Z世代学子用属于他们的方式,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先生您看!现在的中国,高铁已通到雪域高原,空间站遨游九天!”舞台剧《时空之镜》里,身着校服的少女与长衫青年隔空对白,当“陈独秀”接过学生递来的智能手机时,观众席爆发出阵阵笑声与掌声。历史教师张岚发现,参演学生特意查阅了1919年《新青年》杂志原件,“道具报纸上的铅字排版都力求还原”。
这些孩子让我看到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该校音乐教研组长指着正在候场的敦煌飞天舞者说,学生自发学习舞蹈系,通过视频连线学习失传的唐代软舞技法,“有个细节让我震撼——她们坚持用矿物质颜料亲手染制披帛”。

党委副书记、校长杨杰在致辞时金句频出:“把'进步'刻进课堂发言,让‘责任’融入班级值日,这才是真正的五四传承。”这位年轻的校长透露,去年开展五四纪念活动后,学风更加浓厚了,班风更好了;每天,校园里总有学生弯腰捡垃圾、维护就餐秩序的身影,这些都是五四精神的生动实践。
歌伴舞《兰亭序》的音乐响起,水袖轻扬间引发全场尖叫。更令人惊艳的是舞蹈《华夏霓裳·千年回响》,从曲裾深衣到唐制齐胸襦裙,女孩子们以服饰变迁演绎文明脉络,领舞者头戴复原款唐代金步摇,每串珍珠流苏都经过精心把关。

汇演尾声出现暖心一幕:散场时,二十余名学生自觉留下清理看台,将矿泉水瓶整齐码进回收箱。这种自觉源于去年五四活动后的“微改革”,如今校园里随处可见“隐形志愿者”:食堂自觉收餐盘的学生一直在增加,图书馆占座现象基本消失。(杨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