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旅游

川东北名俗:达州石桥烧火龙

新浪四川城事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达州石桥火龙是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的民俗文化活动,闹春这一活动已延续千年。整个烧火龙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火龙、送龙等民俗风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达州石桥火龙是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的民俗文化活动,闹春这一活动已延续千年。整个烧火龙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火龙、送龙等民俗风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是全国各地的一种民俗。

每一年的元宵节晚上,数条火龙游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碳等原料配制成烟花,尽情地对火龙燃放,使之火花四溅,让人喝彩不已。火龙用竹篾做成龙的躯体,再裱上白纸,涂上颜色,绘上鳞、角、爪,龙首、龙尾长达数十米,浑然一体。然后用硫磺、白硝、木炭制成的火药,做成“土火箭”,还有吐珠、转花、大犁等不同式样的烟花,安装在龙的全身。

几百年来,“耍火龙”在石桥古镇代代流传。石桥人对火龙的热情年甚一年。春节,全镇共扎了七条“火龙”,是历年来最多的。石桥火龙不仅吸引了相邻乡镇的民众,相邻的达州、巴中、渠县、平昌也有不少人驱车前来观看。观看“耍火龙”的人数达十多万人次,也创下历史之最。

根据史料《达县志》、《石桥镇志》,公元619年,达县石桥镇旧称柳杨县。又云:烧火龙在柳杨城、三汇一带流行,“一般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晚上,都要烧火龙,每逢此时,方圆数百里的人,络绎不绝,前往观看。”由此可见,石桥镇烧火龙活动,已有1400年左右的历史了。

石桥镇的老人们介绍,“耍火龙”有很多讲究,先要请有经验的老匠师用竹、篾、纸精心制作神龙。神龙共九节,有龙宝、龙头、龙身、龙尾四部分;龙头、龙身、龙尾由麻布相连,长十二尺,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 神龙制作好以后,要请当地有声望的老人前去主持一个“请龙”仪式。“请龙”仪式后,就为龙点睛。初十这天下午,人们举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牌灯,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把龙抬到挑水河边,点起香蜡,燃起爆竹,热热闹闹地为龙“请水”。一系列的祭拜仪式后,从正月十一晚上开始,九名青壮汉子便举起火龙,穿梭在石桥的大街小巷。沿途,人们抱着用石头做成的花钵追逐着火龙,被点燃的花钵里喷射出红红的烟花,烧向火龙和舞龙的汉子。沸腾的狂欢一直进行到元宵夜。正月十六下午,人们再次来到挑水河畔,用火点燃神龙,满脸虔诚地举行“送龙”仪式。

传古石桥是著名的旱码头,十年九旱,民不聊生。有一年正月十五,石桥来了一位外地云游的老道士,看到民众生活极端困苦,很想帮助这群勤劳善良的人们。他就叫当地民众在各自门前供好祭祀的猪头、米酒,备好香、蜡、纸、火炮和烟花等物品,嘱咐大家一旦看到天空中有神龙经过,立刻要敲起锣鼓,燃放烟花、爆竹,吸引神龙的注意,并及时烧钱化纸,奉上上等的猪头、米酒等祭祀物品。还说只要留住神龙片刻,神龙一定会普降甘露,惠泽万民。

石桥的百姓将信将疑,但还是依老道士所言,各家各户都倾其所有,尽力及时备好香、蜡、米酒等祭祀之物,等待神龙驾临。

老道士别了众人独自一人来到场镇旁的挑水河边施起了法术。夜幕渐渐降临,正当人们要心灰意冷时,突然,从河潭中窜出一根巨大的水柱,一道霞光后,半空中出现了一条神采飞扬的火龙。人们欣喜若狂,立刻按老道士的嘱咐,燃放烟花、爆竹,吸引神龙的注意,又烧钱化纸。神龙看见地上的绚丽的烟花,听到地上欢庆的锣鼓声、爆竹声,就游到地上来慢慢欣赏。受到人们的最高礼遇后,神龙就腾上天空,口吐祥云,祥云很快覆满天空。霎时,大雨滂沱,石桥久旱终逢甘露……人们看到天空下起了雨,期盼来年丰收的景象就要实现,更是载歌载舞,度过了一个十分快乐的元宵节。

据了解,石桥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甚多。除了火龙,“烟火架”也堪称一绝。然而,从1972年之后,石桥就再也没有燃放过烟火架。如今,曾经参与过烟火架制作的人已相继辞世,只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还依稀记得当年制作烟火架的零星细节。(达州市文体旅游局  文字整理/图/木易 )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