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教育

邛崃西街小学2017年度盘点:引领邛崃市小学教育新风尚

新浪四川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邛崃西街小学,一所曾经的薄弱学校,如今迅速跃起,成为学生感受关爱与体验成长的心灵栖所,教师体现职业幸福与人生价值的精神家园。

学校以“爱心教育”凝聚人心,以“体验教育”发展素质,注重诗意生活与教育理想的有机整合,让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如今,学校教学质量突飞猛进,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学校体验式德育、家委会建设、跆拳道运动等成绩突出,形成特色。已发展成老百姓满意和孩子们向往的好学校。

邛崃西街小学的2017

完善课程体系,共建育人网络

学校构建了具有西小风格的全人教育课程体系,即“3S+6A”爱心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编写了校本课程4门9本,规划了学生在德育、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系列学习课程。

另外,西小将家长也发展成学校的教育资源,完善家委会工作机制,摸索出了“家长义工义教”、 “家长评校评教”等工作策略,开辟了社区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

开展体验式德育,培养社会责任

西小把“体验式”德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理。

结合每年的传统节日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学校会布置体验式亲情作业,让学生说感恩话,做孝亲事,为长辈端茶送水、盛饭夹菜、按摩捶背等,活动持续一周,家长进行记录和评价。

每年寒暑假,西小学生不再为大量的书面作业犯愁,因为学校布置了实践类假期作业,学生活跃在小区里、大街上,积极参与打扫院落、社区服务、家务劳动、慰问一线工人和交警等十多项实践活动,并且将参加活动的情况汇集成册,参加学校组织的展评。

西小各班都实施了“班务包干制”,班级各项事务均承包给学生,有灯长、门长、水长、桌长等新头衔,以此来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责任感。

开展三生教育,提高生存能力

西小以生命、生存和生活“三生”教育为载体,构建了“我能行”三生教育模块。将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教育贯穿始终。

2017年5月举行的“我能行”校园淘宝活动,学生亲自体验了进货、摆货、设计店名、吆喝、砍价等生活情境,每个学生都是“小老板”,校园成了一个大市场。

2017年11月举行的 “我能行”才艺大比拼,不比唱歌跳舞,只比生活劳动技能,如低年级穿鞋带、钉纽扣、高年级的削苹果、切菜等。

提高综合素质:活动实现全员化、课程化

西小的活动实现全员化、课程化。

在“3S”活动课程框架下开设的社团活动,每周星期五固定开展一个小时,采用项目编班、分散走课形式,全校共有30多个社团,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一项活动,真可谓异彩纷呈、热火朝天。

经过精心筹划,西小的各种活动已成系列:

上年年就有三月的春游野炊、学雷锋活动、三八节亲情实践周;四月科技月,春季趣味运动会;五月“我能行”校园淘宝活动;六月艺术节和游园活动;八月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已成惯例,每月如期开展,每个学生都是主角,做到了“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

其中,科技教育、跆拳道两大特色项目在全市独具风采。

作为邛崃唯一的成都市跆拳道传统项目学校,西小的跆拳道运动做到经费保证、点面结合、立足课堂、社团提升、比赛拿奖,创出了西小独特的体育品牌,在成都市跆拳道运动界也已经赫赫有名。

仅在2017年,学校跆拳道队参加成都市级以上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两个,30多人次学生获得金银铜牌,200多人考级成功,尤其在成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独得两枚金牌,实现了邛崃市各项目代表队金牌零的突破。

作为成都市科技活动基点学校,西小借科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校每年就有1000余人次参加成都市科技制作和科普知识比赛,近300人获得成都市级奖励,学校连年获成都市特等和一等奖。

西小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几年,参加邛崃市以上级美术、书法、舞蹈、朗诵、合唱、体育等比赛每年均有1000多人次获奖。

除两大特色外,学校合唱、舞蹈、口风琴、手风琴、经典诵读、英语童话剧等项目就代表邛崃参加成都市比赛获得大奖。

如今的西小,逐步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生存能力强的阳光少年,同时也收获了办学品质的全面提升。

2017年1月,西街小学获得办学水平综合评估总分和教学质量量化总分均获全市小学第一名,学校的科创活动、艺术教育、校本研修、家委会建设、校务公开等工作成绩突出,在区域内产生了辐射和引领作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