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帖!一文读懂石室联合成飞学校和石室·成飞中学的区别

综合
关注近来,有不少家长私信小浪,咨询石室·成飞中学和石室联合成飞学校是不是同一所学校?他们之间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本期,我们就来帮大家捋一捋。

先来划重点:石室·成飞中学和石室联合成飞学校均位于青羊航空新城,是青羊区重点的打造的学校,两校在建校历史上颇有渊源,只是在名字上相似而已。

石室·成飞中学就是原成飞中学,是一所纯高中。而后者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可直升初中部。
渊源则在于,石室联合成飞学校的前身是成飞小学,成飞中学原为一所高完中,初中部可直升高中。成飞小学的毕业年级对口直升成飞中学初中部。而且,两所学校紧紧相邻,生源多为成飞子女。

转折发生在2022年5月,青羊区委、区政府和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政企共建推进青羊航空新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教育版歼20”。
由此带来的改变是,由石室中学领办成飞中学,对外称作石室·成飞中学,由高完中变为纯高中;成飞小学整合成飞中学初中部,升级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变为石室联中的直属校区,学校也随之改为石室联合成飞学校。
三不同
石室·成飞中学和石室联合成飞学校的差别 |
||||
学校名称 |
校长/法人 |
性质 |
学段 |
关系 |
石室中学(文庙校区) |
田间 |
公办 |
高中 |
石室中学领办石室·成飞中学 |
石室·成飞中学 |
赵清芳 |
公办 |
高中 |
|
石室联合中学(陕西街校区) |
宋奕云 |
公办 |
初中 |
石室联中形成一校三区(陕西街校区、金沙校区、成飞校区) |
石室联合成飞学校 |
宋奕云 |
公办 |
九年一贯制 |
- 办学形式不同
石室·成飞中学

由石室中学领办,石室中学派出副校长赵清芳前去掌舵,石室中学田间校长是石室·成飞中学的总学监,石室中学李贤中书记是石室·成飞中学办学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石室中学派出四支专家队伍33位导师,对成飞中学进行深入、长期的指导。通过实施学生共育、教师共培、课堂共享、资源共用、学校共治,实现两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上的同频共振。

在石室中学植入“名校基因”的同时,石室·成飞中学坚持走以“航空特色”为方向的特色高中发展之路,做强“航空基因”。
石室联合成飞学校
由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在航空新城整合原成飞小学和成飞中学(初中部)直接创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现与石室联合中学同一法人,已形成一校三区(陕西街校区、金沙校区、成飞校区)的办学格局,且是“石室联中系”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石室联中党委书记、校长宋奕云兼任石室联合成飞学校校长,直接管理,实行“五个统一”(即管理团队统一、师资培养统一、教研活动统一、教育资源统一、教学评价统一。)管理,是不同于分校以及其他合作形式的。
成为石室联中直属校区后,石室联中派出了近20名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融合原成飞小学、成飞中学优秀的教师队伍和新进优秀毕业生、特招的优秀骨干教师形成了强有力的师资团队。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石室联合成飞学校将锁定打造全国九年一贯制样板学校的发展定位,为航空新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新动力。
- 入学方式不同
石室·成飞中学
学校2022年共招收11个班,共计550人,通过中考或区内直升(指标到校生)等方式入读。

石室联合成飞学校
小学部和其他公办学校一样通过划片入读,小学部毕业年级学生可直升初中部,此外还有部分实小明道分校的毕业班学生可摇号就读。
- 学校位置不同
石室·成飞中学
由于新校区正在修建中,目前高中学生暂时借用石室联合成飞学校办学。新校区拟于今年5月迁入新校址。

石室联合成飞学校
占地包括原成飞中学和成飞小学,将学校原本分开的初中部和小学部打通合为一处。
两相同
两所学校均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两校同根同源,都同属于成都石室中学教育集团,文化上一脉相承。自从“升级”后,两校在社区口碑、满意度方面都显著提升。
石室·成飞中学
自成飞中学由石室中学领办后,学校2022年咨询、报名人数大量增加,分数线增幅从531分→589分,比2021年增加了58分,由此可看出考生及家长对“石室”的品牌认可度和期待值。
历经半年多的建设,学校获得了快速而高质量的发展:获得了成都市第三批中小学教师发展基地学校,成都市第一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语文学科基地校(全市仅50个,语文仅6个),成都市“教育政务新媒体优秀案例”奖,成都市“劳动教育成效突出学校”等荣誉,同时在成都市调考等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石室联合成飞学校
以前,片区内有些家长想尽各种办法换到其他更优质的区域,现在,生源在回流,甚至不少家庭慕名而来。可见学校办学优势凸显,社会口碑、区域影响力、家长认可度不断攀升,学生精气神有明显变化和周边居民和成飞公司满意度提升。
打个总结,石室·成飞中学和石室联合成飞学校都是名校集团化办学的产物,通过整合升级,两校已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相信在名校的引领下,两校将聚力打造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也为实现教育均衡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