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第四个“电子科大日”大咖汇聚 共话电子信息产业最前沿动态

新浪四川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每年的9月29日,对于电子科大和双流区都意义重大。

2017年的今天,成都市人民政府携手电子科技大学,聚焦“电子信息+”和新经济发展,构建校地合作新模式、新机制,构筑“命运共同体”,共同宣布每年9月29日为“电子科大日”。此后,这一天都是成电创业者乃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一次重要聚会。

今天(9月29日)下午,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举行了“新经济 新未来 国产化软硬件协同创新主题活动”。通过集聚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精英,促进校地企协同创新,传播产业科技前沿动态,分享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主办,双流区新经济和科技局、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承办,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执行;电子科技大学校友总会、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中科大四川校友会、电子科大成都校友会、成电四川校友企业联合会、电子科技大学通讯与网络行业校友会、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与软件行业校友会、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成都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协办。

电子科大作为双流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放眼成都都位于创新驱动的C位。此次活动聚焦于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互通有无,交流热烈。现场,毕业于电子科大和中科大、来自寒武纪、数之联、思特奇等科创企业的多位知名企业齐聚一堂,共话国产化软硬件协同创新。

成都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带来了《大数据创新实践》主题分享。他认为大数据指的不是数据规模的大,而是数据带来多大的价值。“大数据最核心的价值是帮我们数数,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原材料,但成为原材料之前要精准。大数据第一要务是能够量化地告诉事件发生的过程,能够得到比较快的反馈。”另外周涛教授还指出城市是大数据最好的舞台,在未来的城市生活里大数据将发挥城市大脑的作用,数据资源将比土地资源更重要。

寒武纪科技副总裁,张江实验室研究员钱诚带来了《智能计算与智能生态》主题分享。他表示:寒武纪在2016年的时候就在全国范围内创新性提出“城市大脑”的概念,并认为以后城市的运作是以计算为中心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城市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能提供算力服务,全面赋能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是智能产业生态发展的基石。

圆桌论坛环节,针对“国产化软硬件挑战与机遇”、“校企人才培养”等话题,已经入驻天府园的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钞科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福昕鲲鹏(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投资机构英飞尼迪资本等相关负责人参与了讨论。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飞舟以切身的实际经历,介绍了在软件研发与布局方面的思考与理念。他指出,面对“国产化”要提高认识,能够切实的去做,这是关乎“下一代”的重要问题。软件的研发要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要能够在行业内引起共识,促成行业协同与推动。

英飞尼迪资本总经理张晓东认为,国内在技术生态的打造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但客观来讲在卡脖子的一些技术上比较难。“比较难的是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由于要高速发展,因此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太够。但另一方面同样也代表着机遇,随着人才培育方面的重视,国内机遇会更好。”

深圳市中钞科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绍兵认为,做国产化第一难点在于坚持、第二在于要有持续的创新、第三在于传递的价值。

福昕鲲鹏(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北区总经理朱晓雷认为,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在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如5G,大数据相比还存在差距,是产业发展的短板,这也造成给生态领域的软硬件厂商增加了版本维护的成本。“另外在创新方面建议将产业布局和高校结合起来,形成共建共享的形式。”

据了解,此次活动只是天府园系列活动的其中一场,接下来天府园仍将按照一季度一次的频率,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精英,传播产业科技前沿动态,分享科技成果转化经验,探讨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技术、市场等问题。

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是推动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和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是聚焦电子信息+的产业科技公园,是成都市校院企地合作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