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课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到底什么样?新津墨尔文学子向你汇报

新浪四川
关注当下,学校都在提倡的中西融合课程到底融合了什么?
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成果才能真正称为中西融合课程?
在融合课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到底什么样?

今天(4月24日)上午,成都新津墨尔文学校小学部学子用2个小时的“探索世界”主题报告,向到来的家长们展示了自己2020-21学年的学xi成果,直观地呈现了融合课程的特点与优势。孩子们自信的展示状态、流利的双语表达、默契的协作配合,赢得一大波点赞。
这次展示的“探索世界”主题历经一年的前期准备,两个多月的备课、立项、学xi、模型制作,ICT程序开发。实施过程中,融合了中文、英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多门学科,涵盖问卷调查、实验操作、辩论讨论等多种学xi方式,最终通过中英文演讲、戏剧表演、课程模型演绎、在线程序运用等多种形式,展现课题的内涵和外延。
一年级:
缤纷的节日
一年级学生在这一主题探索的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向式学xi法(Problem/Inquiry Based Learning),通过 “提问 - 深入探究(阅读、视频提炼重要信息、聆听当地人的经历等)-小组探讨-创造及展示-反思-更多的提问” ,完成了包括对清明节、端午节、印度色彩节、威尼斯狂欢节等节日的探究活动。展示时,孩子们通过戏剧、音乐、舞蹈、武术等艺术形式,带领来宾们走进一个个缤纷的节日世界。
二年级:
时间的洪流
同学们不仅在探索过程中了解了古现代计时工具的发展、时间单位及时间管理等项目,还和家长们一起用亲手制作的日晷、沙漏等计时工具进行了深度的双语探究体验。


其中最吸引家长的是,孩子在展示时间概念的形成时,利用自制的宇宙空间(“大型教室空间宇宙”及“自制宇宙模型”),清晰生动地向家长解释了时间中“天”与“月”的概念。
三年级:
水的奥秘


三年级的小朋友人人变身为“水侦探”,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探究身体中的水、星球上的水、蔬菜瓜果中的水,利用加热实验了解水的气、液形态。
在学xi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世界著名的河流、湖泊等常识,还更深入地探究了一些国内外著名的水利工程。让来宾们惊喜的是,孩子们小小年纪,竟可以利用自己制作的三峡水电站和美国胡弗水坝的3D模型做对比研究及专题汇报。
通过展示节水设计图、节水传单和节水海报,双语汇报水与环境保护反思,墨尔文学子倡导师生及来宾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据了解,该课题已入选新津区教育局国际理解教育重点课题。
四年级:
初探经济

四年级学生对经济主题的探索很有价值,很多孩子都把在课堂中学xi到的经济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
在探索过程中,孩子们用双语学xi了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货币的历史以及未来货币的演变。并通过各种理财类活动,在实践中逐步成为了一个个小小理财专家。学校还和实体大型银行开展教学合作,银行走进校园,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银行和金融知识。

现场,孩子们扮演成各国代表,模拟参加联合国经济贸易发展会,为自己代表的国家献上经济发展建议。孩子们广阔的国际视野令家长们惊喜不已。
五年级:
气候与民生
孩子们在气候与民生主题探究过程中,用双语了解了天气与气候、24节气等相关科学知识,同时深入探究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及后果;在深刻反思后,结合在各科所学知识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气候问题”的行动计划。


通过调查问卷、采访及实地探究等步骤,最终完成湿度监控及排湿、体温检测、障碍物提示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环保养老院”终极项目。
现场,学生们通过结合舞蹈、音乐、武术等艺术形式向家长们展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语戏剧表演,唤起了大家的环保意识。
看得出来,新津墨尔文学校的中西融合创新教育模式,融合的不止是学科,更有语言、文化、教学方式等中西教育的精髓。不同年级、不同主题的融合课程具体实施过程又有所不同。
小学部常务副校长尚颖表示,高质量的主题式教学,对各学科老师学术能力要求非常高,首先每位老师要做到对学科大纲及课程标准了如指掌,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评估准确到位,才能和各学科老师共同配合支持学生的主题探索学xi。
新津墨尔文特设小学“探索世界学科部”,长期对教师团队开展融合课程教学培训,引领老师们科研创新,探索出“特色课程-探索世界课程”体系。在该课程的整体框架下,不同学科的老师利用跨学科教学理念与方式,打破单一科目的壁垒,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践行创新融合主题式教学。
每学年初,小学部“探索世界学科部”都要与小学各学科老师根据不同年级学术发展情况,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关照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反复讨论、推敲,研发,为每个年级制定不同主题的跨学科主题式教学活动以及全年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