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文成都教师陈金龙:在一所有温度的学校里,做一名有温度的老师

综合
关注七段青龙,八段银龙,九段金龙!
带着父亲对中国武术最高段位的向往,这位年轻热血、纯真善良的老师,从小被父亲取名为“陈金龙”。

陈金龙自幼学武,高中时作为艺体特长生,考入四川轻化工大学(原四川理工学院)。
还在大学的时候,他就曾兼职艺体老师,把不少孩子送进了川师、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全国知名体院。
毕业后,他担任过裁判,也曾登上第十一届四川省运会的开幕式舞台,表演最拿手的武术。
荣誉如云烟,让陈金龙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曾经带过的那些学生,教育成了他心底最大的骄傲。
2019年3月11日,陈金龙永远记得那一天,他第一次走到宏文学校成都校区,瞬间被这里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吸引。
自此,他为自己打开了一扇辉煌的大门。
01
温暖而富有人情味,来自这里
“我是全校最大的主任,我的办公室是全校最大的办公室!”在宏文学校成都校区做了体育老师的陈金龙,这样幽默地介绍自己。
他同时是初中年级P8班的班主任,100㎡的大教室,学生上课,他就在最后排坐着,23个孩子的背影尽收眼底。

他说,今年是自己来到宏文学校的第三个年头,开始来学校时,自己都在办公室工作。
自从校长任国芳到校掌舵后,老师们就告别了办公室,全部到班里办公,每天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

“那老师们会不情愿吗?”
“不会啊,办公室和教室是一样的,这样离学生更近。并且,任校长每次开会,都要给老师涨工资,老师们开心得很!”
陈金龙介绍,任校长到任不久,就实行各种措施激励老师们成长和发展。
第一是让老师从办公室下沉到教室,深入到学生中去;第二就是,学校会不停给老师涨工资!

“尽管现在很多民办学校都在降薪,但任校说,我们学校不会。因为集团有实力让孩子在这里全面成长,更有实力让老师在这里幸福生活!”
来到学校后,陈金龙第一次涨工资也是在学校实行改革之后,当然,让他最留恋的不是这里的高薪,而是这里的人情味。
今年5月,陈金龙因为母亲受伤要做手术,心急如焚的地给校领导打电话请假。本来担心影响工作,没想到校领导先来安慰他,“你别着急,放心回去陪母亲,工作上的事学校来安排!”
紧接着,同事们也纷纷要去老家看望,家长们甚至要伸出援助之手,“陈老师,我们在华西认识医生,您要是需要帮忙,我们立马联系!”

回到学校,人事第一时间给他发放了抚慰金。
陈金龙说着,眼中泛起泪光。在最无助的时刻,身边是温暖如春的人情味,这样的学校深深感动了他。
这件事后,他重新认识了宏文学校,这里不仅校园美,校园里的人更美、心更暖。
02
宏文学校,让他成为更好的老师,也成为更好的家长
被学校温柔以待的陈金龙,在学校对待孩子也格外有爱心。
尤其是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他会时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他立志要成为孩子期望的老师。
“每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我首先会想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希望老师怎么处理,那我就怎么做!”
陈金龙说,自己现在带的这群学生,是他从小学六年级一手带起来的,每个学生都亲如儿女。
班里人数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13个人,一路涨到23人,成为全校人数最多的班级。
但由于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满20个孩子就要分班。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今年开学后,学校建议分班,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分开。
对他们来说,这个班已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大家都希望一起奋斗到初三。
如此团结和谐的班级,自然得益于陈金龙对孩子们的日常教导。

从当班主任的第一天,他就教育孩子们,“我最讨厌窝里斗,我们在一个班里,就是同门兄弟姐妹。同门相残,在江湖上是非常最恶劣的行为!”
他的话深深影响了孩子们,班里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大家在一起有合作有竞争,其乐融融。
如今,孩子们对陈金龙恋恋不舍,像极了陈金龙对这个学校深深的眷恋。
爱让温暖的故事不断在这里发生,“教育是如此美好”,这是我们对宏文学校的感慨,也是陈金龙对这里的感慨。

他说,好的学校、好的教育,不仅改变学生,还会改变老师,甚至改变家长。
在这里,不仅孩子成长了,他自己也跟着外教学到了不少东西。以前的哑巴英语,现在敢开口和外教对话了。
尤其是外教对教育的认真,对学生的那种尊重和包容的态度,让他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教育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这些都是我现在要求自己的。”
陈金龙说,小时候自己接受的就是传统教育,现在在一个中西融合的学校,才发现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以后我自己的孩子想去公立或者想去私立,想在国内,或者想出国留学,我都尊重他的意见!”
这份美好感染着陈金龙,同时也激励着他成为更好的老师和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