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首个期末考!盐外附小“期末乐考”花样多

综合
关注周末同爸妈一起制作完成“小老虎”“小猴子”等通关头饰,“捡松果”认读生字,采摘小花和树叶口算数学式子,在帐篷里找“金元宝”背诵指定课文……1月9-10日,在成都市盐道街外语学校附属小学(下文简称“盐外附小”),一场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别样的“期末乐考”热闹开考。

“太好玩啦,特别是采蘑菇,我全算对了。”一年级学生七七说,区别于原来的纸笔考试,自己很早以前就开始期待这场“乐考”活动,希望能和小伙伴们一起“闯关”,一起放松、愉悦。

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成都市明确,小学阶段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盐外附小校长孟红说,学校用新颖的“乐考”代替传统纸笔考试,通过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让教育回归本质,并实施全学科阅读,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用大约一个月时间来准备这次的无纸化测评,全体教师群策群力,精心设置了时效性高、检测性强、趣味性浓的过关题卡。内容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不仅起到教学质量监测的效果,也给孩子们带来很多欢乐。”

在这场特别定制的“奇幻旅行”中,盐外附小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科学八大学科巧妙地植入一系列闯关游戏。其中不乏叠衣服、系鞋带等生活小事,还有“给爸妈写话”等亲子互动。

现场,孩子们仿佛置身沙漠、森林、海洋……沉浸式闯关,让低段萌娃乐在其中,笑声不断。孩子们头戴自制动物头饰,排队抽取答题号。“奇幻森林”、“海洋游记”、“沙漠之旅”、“时间长廊”……每一个环节不仅新奇有趣,更将众多学科知识技能素养等融入其中。

最后,还有学科老师、生活老师等组成的“考官团”,对孩子们制作头饰的质量和“闯关”中的礼仪和知识技能,进行旅行日记手册“盖章”认可,方能成功通关。

这次“乐考”让一年级9班学生七七妈妈袁女士认识到,孩子很多方面的素质也和学习一样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特点,不能一时落后就让他们丧失学习兴趣。这样的‘乐考’活动,有效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希望孩子们都能成长为‘高分高能’的人才。”

“双减”是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有力举措,是增进人民福祉、回应群众关切的生动体现。如今,作业变少了,考试改革了,盐外附小的孩子和家长逐渐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