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集结全国优秀名师 打造“最强师资战队”!立格实验怎么做到的?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上期,小浪为大家带来了双流区老牌民办立格实验学校这些年发生的一些新变化,点击这里回顾:双中实验,你怎么变成了这样??!!

本期,小浪对话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精品高中优秀教师,听他们讲述学校的教育故事,看立格实验如何高位突破、向上生长,实现建校时“所有高三毕业生全部上一本”的诺言……

斩获省、市课堂大比武“双料冠军”

阳媛媛:每堂课都是反复打磨的“精品课”

“以前你没见过森林,就不会知道森林是这个样子的。”在立格实验高中生物老师阳媛媛的眼里,学校“高手如林”,自己有很多学习的机会,也有很多想法和感悟。

阳媛媛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在成都外国语学校任教。2021年,她决定加入立格实验精品高中,从招聘开始,她就感受到了立格实验的专业、细致、严谨:“学校的整个招聘机制和流程非常严谨、细致,我觉得如果能进入这所学校,我未来的同事们也一定都是非常优秀的。”

果不其然,进入立格实验后的新教师培训,就让阳媛媛印象深刻:“与其说是培训,不如说是学术讲座,学校每一位领导都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的发言经常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目前,立格实验在职特级教师5人,正高级教师7人,“天府万人计划”名师2人,省市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52人,区级名师136人。在这样的团队中“修炼内功”,阳媛媛进步飞快:

2021年,阳媛媛参加成都市“课堂大比武”赛课活动,执教《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的录播课荣获成都市一等奖第一名。

同年,她在2021年四川省“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又拿下省一等奖!

这些成绩,都离不开立格实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组建了强大的专家团队,成立名师工作室,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同时,构建了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们围绕‘学习任务单’不断学习、不断钻研,钻研教材、钻研教法、钻研学生。”阳媛媛谈到。

“学习任务单”是立格实验高中课堂教学的特色之一。“一开始我们编写学习任务单也是很困难的。”阳媛媛说,学校组织了很多校内外的专家讲座,她在名师工作室导师的指导下,逐渐转换思路,把困难转化成课题,以研究者心态对待问题,通过相互讨论等方式,不断完善学习任务单。

现在,阳媛媛和老师们已经把学习任务单用的非常顺手了。“我们还在不断反思,设计了调查问卷,根据学生的使用情况对学习任务单进行了修正,最后把整个研究过程申报成了课题。”

在立格实验,每堂课都是经过教研组反复打磨的“精品课”,这也带给了阳媛媛全新的上课体验:“我非常期待每一节课,甚至有种上不过瘾的感觉,因为每堂课都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就像是花了所有心思准备礼物送给别人的感觉。”

同学们的课堂体验感也很不错。立格实验精品高中沿用初中部“以课程为载体推进素质教育”的模式,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阳媛媛老师的“暴走生物大实验”课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选课人数“爆满”。课上,她带着同学们观察“藕断丝连”,提取人类DNA,研究“水滴里的世界”,用兴趣敲开学习的大门,为同学们的高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数学小王子”所带班级均分140+

王方俊:拆解难题用心教书育人

立格实验的高一数学老师王方俊也是位“传奇人物”。他工作以来,所教班级数学成绩多次排名全市第一,就连目前所带的高一两个班数学均分都在140分以上,人送外号“数学小王子”。

“秘籍有很多,最主要是抓好课堂教学。”王方俊说,上课时要风趣幽默,他经常把一道难题化解成若干简单的问题,然后以最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同学们。

“课堂外还要抓好学生的个性化辅导。”这点王方俊点赞了立格实验的晚自习,“学校晚自习配备2位辅导老师,学生有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学校整个学习氛围很浓厚。”

学生成绩提高离不开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据王方俊介绍,立格实验从不打“题海战术”,而是重视课后追踪,“学校教研组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找出不易掌握的知识点,开展集中的教研讨论,再针对性地进行命题,做到反复练习、灵活运用。”

他对一年后立格实验“所有高三毕业生全部上一本”的目标很有信心,因为“学校抓教学抓到了实质”。“抓教学就是抓课堂,我们学校无论是校长还是领导都是扎根课堂,他们都曾深入高中部每位老师的课堂,而且听了不止一遍。”王方俊说,学校的努力和用心,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他。

其次,就是教育科研。“我们学校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教育科研方面都有着很突出的成果。”他谈到,学校里很多老师从不会做课题到成为专业学者,从不会做教研到能够熟练教研、上公开课,还有不少老师斩获省、市赛课大奖,大家的成长他都看在眼里。

“我非常认可立格实验的教育理念,也对学校的未来有信心。”王方俊说,接下来,他会努力把班上同学全都带入双一流大学,不让任何学生掉队,不负学校、家长期待。

用实验克服学生的“物理恐惧”

郑墙:把课堂还给学生自主探究

立格实验高中物理老师郑墙的工作日非常忙碌,他每天早上7点20准时到学校,先批改学生作业,然后从同学们作业中找到问题,再针对问题进行备课、准备教学任务单,接下来就是一整天的上课、晚自习辅导学生。这样的日子,他却觉得充实而充满希望,“没有很多管理、招生等琐碎的事情,这让我能专注于教学提升。”

2020年精品高中建校时,郑墙就从绵阳知名高中辞职,加入了立格实验,“这里跟我原单位相比,对老师课堂教学有更多的要求,我也能感受到,立格实验的课堂教学模式更科学,我也很喜欢。”

他谈到,许多高中的物理教学仍是服务于传统高考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而立格实验的课堂学生参与度很高,经常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效果更好。

“刚开始我也不是很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郑墙坦言,自己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一开始讲得多、互动少,后来高志文校长等学校领导经常“推门听课”,对他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学校还经常组织教研活动,让他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收获,“我逐渐意识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原来的课堂模式没有现在的效果好、效率高。”

他用了两个学期的时间,“上手”了立格实验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物理要让学习更加紧贴生活,讲授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简单的实验,就能引发同学们的兴趣;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时间更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讨论解决问题。”课下,他还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辅以个性化辅导或者拓展延伸。

这样的改变也换来了回报。郑墙班上的一位同学,刚进校时全班二十多名,经过一年的努力,一跃成为年级前五,类似的案例在郑墙老师班上并不少见,学生们的进步直观可见。

“我觉得很欣慰。”郑墙说,下一步就是冲刺“所有高三毕业生全部上一本”的“小目标”,他也很有信心,“目前我们几次模拟考试,所有学生都过线了,未来在团队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目标。”

和学生成为“背靠背”的战友

姚静:立格实验的教育走在时代前列

立格实验高中政治老师姚静也是一位资深的骨干教师,她和立格实验结缘于一次教研会,让她印象深刻:“我记得当时孩子们素质很高,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每个人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有些孩子还会鞠躬敬礼,这一定是受到学校良好的教育长期影响和浸润的。”在后来的课题汇报中,姚静了解到了立格实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到了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科创教育、劳动教育等等,“我能感受到立格实验的教育是真正走在时代的前列,校领导和老师们精准把握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脉搏。”

因此,立格实验高中部一成立,就吸引了姚静老师的加盟。来到学校后,她发现立格实验的优秀教师“太多了”,这让她扬起斗志,继续学习、教研、自我提升。

在教学上,姚静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打磨学习任务单,她会反复思考设置的问题逻辑性强不强、能不能推动教学,学生是否能领悟课堂上的知识点;生活中,她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作为政治老师,她还会学习逻辑学,只为在教授知识上更加专业。

每天不管有没有晚自习安排,姚静都会陪着孩子们,单独谈话、个性化辅导,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态。

老师的用心付出,同学们都看在眼里,他们也会同样报以关爱。有一天晚自习时间,姚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从第一节课站到了第三节课,中间没有歇过一分钟,“孩子们就问我,姚老师你渴不渴、累不累啊……”姚静很感动,“我觉得我和学生的关系,不仅是师生,更是背靠背的战友,大家互相关爱、共同付出,最后攻坚克难,取得高考的胜利。”

谈到在立格实验的真实感受,“校领导的人文关怀很到位,同事们都很友好,大家志同道合、精诚合作,孩子们学习也很积极,我觉得在这里我实现了‘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姚静说。

不止是精品高中,立格实验各个学部老师们“高手如林”。4月25日,在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成都市双流区第五届初中课标教材学情及原创题命制解读比赛结果通报》中,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教师斩获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地理、生物学、历史等九个学科的一等奖,实现全学科赛课“大满贯”!

这样突出的成绩彰显了立格实验教师团队教育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课改执行能力,印证了学校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得到教育界同行和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