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同辉 不负芳华 成都市实验中学启动2023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

综合
关注新学老,学习经验促成长;老带新,更新观念展活力。为了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促进成都市实验中学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建设,以“历练师品、提高师艺、提升师德”为主导,充分发挥“青蓝工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师徒互动,共同提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都市实验中学于9月5日举行了以“青蓝同辉 不负芳华”为主题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启动仪式。
结对启动仪式由教科室副主任陈绍林主持,学校全体领导和教师参加。

宣布“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单
副校长李红霞宣布了成都市实验中学2023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单。今年成都市实验中学共有36对师徒结对,包括学科教学师徒结对和班主任师徒结对。

颁发聘书
党总支书记、校长曾国和率班子成员为各位师父颁发聘书。
薄薄的纸张,承载的是师父的倾囊相授和青年教师的孜孜好学,更是成都市实验中学教师携手共进的承诺。

赠送鲜花
各位徒弟向自己的师父赠送鲜花。缤纷的鲜花是对师父的真诚感谢,感谢师父的引领和指导;缤纷的鲜花也是师父对徒弟的殷切期望,祝愿徒弟后浪推前浪,在不久的将来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梦想。




签订结对协议
师父代表王秀英老师、以及王老师的学科徒弟万钰禧老师、班主任徒弟张灵建老师,代表全体师徒签订结对协议书。师徒间签下的不仅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和责任。




师徒代表发言
张学荣老师代表第16届师父发言。张老师向大家表达了“蓝”所想、“蓝”所梦。他说,“青蓝工程”是新、老教师相互交流、相互提升的渠道。在青、蓝的交流与观念的碰撞中完成薪火相传。在这个过程中,老教师技艺更上一层楼,新教师则厚积薄发。作为“蓝”,会始终铭记嘱托,坚持学习,认真示范,倾囊相授,助一批又一批“青”迅速成长。望年轻的“青”珍惜当下,广泛涉猎,抓住一切学习与提升机会,早日撑起一片天。

李回想老师代表第16届“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发言。李老师感谢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快速成长的方向!感谢关心和爱护他们的学校领导以及悉心指导、耐心帮助的师父们!因为师父的存在,他们实现了从遇见事情“我不行”到“我可以”的认知转变。师父们以润物细无声的言传与身教,教会他们治学和处事的道理。同时,学校为青年教师准备的“青年教师幸福成长课程”更是一道精神上的饕餮盛宴,各位优秀的师父们向青年教师传授带班、治学的经验。她表示,今后更要跟随师父们的脚步,成长为幸福、进取的好老师!

蔡瑜丽老师代表本届师父向徒弟们表态:一定率先垂范,工作上严要求,业务上多提高,将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从高从严地要求徒弟,在师徒传、帮、带中共同进步;认真履行师徒结对协议中师父的所有职责,为成都市实验中学的青年教师培养尽我们的全力。

秦慧敏作为本届“青蓝工程”徒弟代表向领导和各位师父们承诺:定会勤学多问,及时总结,仔细研究教材、教法,注重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学以致用,多探索,多积累,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诚心、精心、细心、耐心是徒弟们拜师学习的态度;勤学、勤问、勤看、勤听是徒弟们拜师学习的方法;成长、成熟、成才、成功是徒弟们拜师学习的目的。同时,要继承和发扬师父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师父们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教风,将实验中学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校长寄语

结对仪式最后,党总支书记、校长曾国和以题为“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对“青蓝结对仪式”作了总结讲话。他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学校对你们的发展期待,更应该成为你们主动的追求!学校的快速发展,需要你们快速发展,更需要你们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在向师傅学艺的同时,更希望你们向师傅们学习人品,学习工作作风,学习敬业、精业态度;更希望你们用心去总结受学生喜爱敬重、让家长放心安心的老师所具备的精神特质,并且把这些精神特质融入自己的血液中,诚如是,不但未来可期,而且未来已来!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他也希望“师父”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智慧,将在徒弟的传承中得以成长;“师父”们的一丝不苟、尽心竭力,将在徒弟的传承中得以发扬。这是徒弟们发展的助推力,也是学校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助推力。
有一种记忆叫“青蓝结对”,有一种温暖叫“携手同行”,有一种力量叫“师徒同心”,有一种愿景叫“定胜于蓝”。愿每一对师徒都合作愉快,取得双赢,共同发展!

青蓝同辉,不负芳华,相信在成都市实验中学这个和谐进取的团队里,新教师一定能尽快进入角色,用自己的青春与热忱,书写教育人生!

弦歌不辍心有尺,芳华待灼育未来。过去未去,未来已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