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厉害了!棠中怡心教师在成都市微课大赛中斩获多个奖项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日前,2023年成都市微课大赛获奖结果揭晓。来自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怡心实验学校的教师冉慧、龚薇、胡颖、钟沁琳、田欢、伍攀、赵璇、赵雪、黄茂、陈磊喜获一、二、三等奖。 

据了解,“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 微课比赛旨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构建创新资源建设与创新教学应用相互促进的生态环境。 

聚焦“双新” “双减”,棠湖中学怡心实验学校推出了一系列减负提质的举措,其中就包括开展“微课助力课堂”行动,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成都市微课大赛一等奖:冉慧、龚薇

冉慧老师执教的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小网站中的《力度记号》一课。

在课堂开始时,通过情境导入法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并产生联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给出生动形象的例子,便于同学们记忆,也印证了音乐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最后,通过学习《桑塔露琪亚》一曲,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真正掌握音乐中的基本要素。

龚薇老师在《肖像漫画》一课中,以学生熟悉的明星形象漫画为例子,讲述了夸张、变形等肖像漫画创作方法。学生能够在观察五官、脸型、表情等肖像特征后用漫画创作方法为同学创作形象生动的肖像漫画。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厚,过程中更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成都市微课大赛二等奖:胡颖、钟沁琳、田欢

把课堂变成运动会,这就是胡颖老师的地滚球微课教学。该课以参加“趣味运动会”为主线,以基本运动技能的学练为基础,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基本运动技能,促进其体能发展。活动育人贯穿始终,基本运动技能层层增加难度,逐步为后期的技能学习打下基础。

钟沁琳老师执教的《我和昆虫》是一节“造型·表现”类型课程。通过创设森林王国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认识昆虫的种类、了解昆虫的特点,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昆虫,并想象自己和昆虫在一起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通过本课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绘画、创造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田欢老师执教的《整式的加减—认识同类项》,在整式基础知识上进一步延伸,蕴藏着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课程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把同类项的知识概念融入生活中,将生活中的认知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的认知经验,充分展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相互成就。

成都市微课大赛三等奖:伍攀、赵璇、赵雪、黄茂、陈磊

伍攀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第一课《好朋友》中的歌曲《拉勾勾》。上课伊始,伍老师用舞蹈律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以不同的节奏形式去体验歌曲快乐的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在学歌过程中,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用舞蹈律动的方式体验与表现,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用自己的歌声和肢体语言加工、表现,加深了对歌曲的记忆,也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赵璇老师执教的《起点与终点》一课中设置了三个环节:聚焦(比谁跳得远);探索(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研讨(谁的纸青蛙跳得最远)。三个环节层层推进,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教学情境生动有趣,学生能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有竞争意识,并在“做中玩,玩中学”。 

赵雪老师执教的《谨慎结交网友》告诉初中生,网络世界方便,快捷,但也充满欺骗和危险,让学生充分明白网络交友的三个道理:

1、对于交友而言,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

2、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的朋友,需要慎重。

在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黄茂老师用视频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传接球在球场中的作用,认识到好的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在课堂中,通过情景导入和游戏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并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练习,严格要求技术动作的规范性,把控细节;最后通过挑战赛的形式,检验巩固练习成果。

陈磊老师执教的《沉与浮》,设计打破了传统从水中的浮力展开探究得出浮沉条件的方法,而是从空气着手进行,探究得出浮沉条件,再推广应用。整个设计符合生活实际,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以一个核心任务(故事)贯穿始终,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据悉,除了微课获奖之外,该校老师还在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学开展的“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质量育人新生态”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具体见下图——

恭喜以上老师们!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教师揽获更多的奖项。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