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高考如何选科?协同外语这场讲座干货满满

综合
关注四川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势和职业规划,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科目,以便在未来的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科目的难度和分值分布,以及不同专业的科目要求,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选科决策。为了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新高考政策,明确各学科特点,提前做好选科准备,12月1日,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高一年级邀请专业的生涯规划师李东波主讲,在阶梯教室开展了选科指导讲座,高一全体学生家长参与。


讲座中,李东波从四川省新高考政策出发,全面而细致地阐述了改革带来的三大变化,包括3+1+2模式解读,赋分制度解读与换算、高校选科要求。同时,李老师依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结合各高校专业要求,总结了以下要点:第一,大部分专业还是主要偏向于理科,本科就理工医农招生占比超过60%,研究生理工医农招生占比达80%;第二,物理和历史科目在四川不采用赋分模式,以高考实分计入总分,所以高考总分分差主要还是以语数外物/史拉开;第三,最好的选科方式是先判定自己所学专业是什么,再根据自身擅长科目,不同高校专业招生的要求,配合赋分制多方面结合,一方面保专业,一方面保分数,一方面保兴趣。


选择和努力同等重要,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正确的选择可以为努力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而努力则是实现选择的基础和关键。为此,在讲座第二个环节中,李东波从五个层面为学生提出了详细具体的选科意见:
一、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从“霍兰德职业倾向特征”出发,有效解读测评结果,反推专业,反推选科;根据自身学校在文理上的教学针对性选科。
二、基于学科成绩的选科导向
选科应该考虑自身的学科优势,因为每个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选择自己有优势的学科可以更容易地提高成绩和竞争力。
三、基于高校要求的选科导向
不同高校选科要求不同,需要学生提前锁定若干目标院校,明确选科要求。同时,综合多次考试成绩,客观分析确定优劣科目,从而明确努力目标,提升学习能力。
四、学科组合的多样性
选科也需要考虑学科组合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科组合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因此,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和学科优势,选择多样化的科目组合,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五、学科之间的联系
选科也需要考虑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同的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交叉,选择相关的科目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例如,物理和化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选择这两门科目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李老师还为家长们提供了实际案例分析,让家长们了解其他家长在选科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些案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让家长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新高考政策的实际操作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讲座中还穿插了互动环节,让家长们有机会向李老师提问,就自己在选科方面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咨询。李老师耐心解答了家长们的提问,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