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全省仅6所!双林小学入选人工智能国家级基地校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24年初,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

成都市双林小学榜上有名,成为全省仅有的6所入选学校之一。

据悉,本次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评选从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师资配备、实验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经申报、推荐及严格审核,由教育部集中公示确定。

那么,为何成都市双林小学能够脱颖而出,它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有何过人之处?

初获成效,

持续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水平

在一节人工智能本位课上,张亚琼老师先是带领同学们做了三人传话小游戏,随后,她将小飞机器人引入情境,分析小飞能听会说的原理,并引导孩子们运用语音转写、语音合成模块让小飞成功变身四川传统文化“宣传使者”。

“经过几年的时间,学校老师已经探索出了比较成熟的人工智能教学方法。”成都市双林小学智慧教育中心李文江告诉华仔,比如在《让小飞能“听”会“说”》这节课上,张亚琼老师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三人游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愉快的探索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以及逻辑的梳理,获得新知。

据了解,自2021年2月成华区入选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以来,双林小学便依托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迅速成长为央馆(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基地校之一,如今又入选为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进一步擦亮了“智慧教育先行校”的名片。

“可以说从建校之初,科技教育就是我们学校的一大办学亮点。” 成都市双林小学党总支书记程郑表示,多年来,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持续发力,成功研究构建了人工智能课程内容系统——“三位”人工智能教育“馨”智能课程,组建了人工智能课程人员组织系统,建立了人工智能课程管理评价系统,并整合了优质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人工智能体验。

此外,学校还通过构建“线上选学+线下实践+测评助学”的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方式,实施覆盖全学科的智慧教师提升培养体系,链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助力,持续提升教师队伍人工智能教育水平。

“目前,我们学校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持续提升,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做好了准备。”程郑表示。

完善硬件,

创造个性化学业体验

学校的实力究竟如何,硬件支撑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在人工智能教育理念、教育手段等方面持续探索,双林的人工智能教育设施设备也相当完备。

“成华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对我们学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工作非常支持。”程郑说,投入约90万元建设了人工智能AI馆,同时配备人工智能小飞35台、链接平板46个,未来派组件36套,未来派2机组件26套。

“人工智能AI馆的投用,让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研发得以真正落地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双林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水平提升。”程郑告诉华仔,区教育局正在规划在学校建设第二间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设置3D打印、阿尔法狗机器人,通过编程调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物体识别、机器翻译等丰富有趣的科技功能,为师生提供一个更好的互动支持空间。

除此之外,校园“云网边端”一体化建设也一应俱全,已实现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展学校教育学管理、应用、评价等业务。同时,学校还打造了全省领先的创新空间——如使用高精度智能录播系统的智慧教室,配备3D打印机和扫描仪的创客教室,可“一卡通”自助借阅的借阅图书柜,以及智慧朗读亭、388台学生平板、54台智慧阅读平板等。

“本次入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后,教育部将加强对基地工作的指导,这对我们来说更是一次发展契机。”程郑表示,学校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式,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教与学支持服务方式,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双基地校的积极作用,带动区域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