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进校园!石室蜀都犀方路小学开启“四季农圃”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课程

综合
关注《义务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育教学中将劳动教育与科学学科有机融合,以此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石室蜀都犀方路小学的劳动教育遵循主题多元、方法多样原则,将科学素养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劳动+科学”教育模式,实现“以劳修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育人成效,提升劳动教育落地品质。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正是播种希望、培育未来的好时节。4月2日,学校隆重举行“四季农圃”劳动教育课程启动仪式。

领导致辞
活动伊始,孙校长为启动仪式致辞,他对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和“劳动+科学”教育课程的开启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老师和家长的支持表示感谢。“春风化雨润桃李,劳动教育育英才”,他强调劳动教育课程不只是种植农作物,更重要的是将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孙校长还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劳动课程中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郫都区劳动教育教研员牟海容老师上台讲话,她让全校师生抬头望一望蔚蓝的天空,跺一跺脚下我们祖祖辈辈生活了几千年的土地,感受养育我们的大地。农耕文明蕴含的思想精华,塑造我们的文化品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独立自主、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等。直到今天,这些品格依然是我们发自内心认同并代代相传的法宝。牟老师还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耕读传家,既要有耕种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书来提高家庭文化水平。今天我们依然希望孩子们既有耕的身体力行,在自然中探索与实践所学,又有读的过程中,解释所见自然现象,总结自然法则与规律,她鼓励学生们在劳动课程中勇往直前,不断探索与创新。教研员的讲话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送苗”仪式






温馨而庄重的“送苗”仪式开启。家长代表们手捧嫩绿的幼苗,一一交到孩子们手中。这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孩子们接过幼苗,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他们将用自己的双手,为这片土地增添一抹新绿。
“开播”仪式










最激动人心的“开播”仪式开启。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手捧幼苗,小心翼翼地走到农圃里,像在护送一件珍贵的宝物。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认真地挖掘土壤,亲手将幼苗种在泥土里,并浇上水。他们挥汗如雨,却乐此不疲,仿佛看到了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茁壮成长的样子。
在未来的日子里,劳动教育课程将如春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在劳动中收获知识、快乐与成长。这些小小的树苗在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能够茁壮成长,为校园增添一片绿意盎然的美景。孩子们将在劳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收获满满的知识,健康成长。
此次劳动教育课程启动仪式的圆满举行,不仅为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拉开了帷幕,更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劳动与科学碰撞,打破了学科边界,促进学科相互渗透,精彩的劳动体验,让学生在学科融合中拔节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