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与时光共舞·向美而行”校家社协同育人研讨会在天鹅湖小学举行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5月20日,在这样一个有爱的日子里,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对话和讨论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天鹅湖小学温馨开启。

当天,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市龙泉驿区天鹅湖小学承办的“与时光共舞·向美而行”校家社协同育人研讨会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春季研讨会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学校代表、家长以及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400余名。

如果孩子是一颗小树苗,学校、家庭、社会就是托举他们成长的力量。在签到处,一颗象征着教育生命力的大树吸引了与会嘉宾和家长们的驻足围观,他们纷纷在签到树上贴上写有自己名字的树叶。“请像树一样生长”,这不仅是对孩子们的寄语,也是对教育者们的号召。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大势所趋

活动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立频、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德宣科科长余琴以及成都市龙泉驿区天鹅湖小学校长周学静分别为研讨会致辞,她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教育的殷切期望和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

刘立频在致辞中强调:“家庭教育推动和革新需要‘乘众人之智’,‘用众人之力’。” 她表示,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各种新的机遇、挑战和变革,在如今大变革的时代,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合作,要在政府领导下,促进各自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担负起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重要责任。

余琴从家校合作、儿童发展的角度提出,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协同,只有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孩子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家校合作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学业安排、习惯养成、亲子教育五大方面做好协同。

周学静代表成都市龙泉驿区天鹅湖小学对在场的专家、老师、家长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周学静表示,我们对人生的追求,是以真为起点,以善为历程,以美为最终目标,因此我们要主张爱的教育、美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要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

新时代下这样推进家校社共育

在主旨演讲环节,四川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教授张皓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马云飞教研员,分别以《关于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新时代家校共育推进:概念辨识、政策之变与学校作为》为主题作了深入人心的分享。

张皓从专业的角度对生命教育和危机干预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讲解,她指出,生命教育不等同于危机干预,生命教育是校家社医联动的教育。她通过创设各种情景,结合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引领孩子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如何营造符合孩子心理发展需要的育人环境,并给到了一些做好生命教育的途径、方法、内容及课堂构建。

马云飞从新时代的家校共育角度出发,分享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意义以及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突破路径。

他提到:人的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拓展,社会教育是延伸,自我教育是核心。无论是从国家视角、学校发展视角,还是学生成长及家长的视角,协同育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后,针对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马云飞从协同育人的愿景、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提供了突破路径。

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的人才?专家们这样说

看见孩子,更要让孩子看见光亮。研讨会的第三个环节在天鹅湖小学孩子们清澈的合唱《光亮》中拉开序幕,孩子们的歌声如初夏的一缕清风,充满了希望和活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嘉宾。

在这一环节,来自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和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副教授刘传军,分享了他们在校家社协同育人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人工智能变革正在重新定义着未来教育的逻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培养面临哪些挑战?家庭教育又何去何从?针对这些问题,张鹏带来了《AI时代的幸福家庭教育》的主题分享,他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如何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的人才。

他强调,未来的孩子应该具备驾驭AI的能力、同理的能力,憧憬未来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审美的能力以及投入的能力,作为家长,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接受孩子的普通,接受孩子的不同。

刘传军以《心理断乳与公民培养:作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工作目标》为主题作分享,他指出,校家社协同育人最终要落实到孩子身上,而孩子的社会空间历程是由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在这样的成长历程中,心理断乳和公民培养极其重要,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重要工作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从家校如何促成心理断乳以及校社协同如何助力公民培养出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讨会最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副教授刘传军、重庆市永川区红旗小学党总支书记钟淑、成都市龙泉驿区社区教育中心书记谯宏、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副校长罗敏、成都市高新区朝阳小学副校长魏梅围绕“向美而行——美育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意义与实践探索”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圆桌研讨。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凝聚专家智慧、分享实践经验、剖析问题挑战,提出前瞻性观点引领,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育孩子的核心素养,构建新的适应未来儿童发展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服务体系。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