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聚焦核心素养 协同外语小学数学组开展整理与复习专题教学研讨活动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6月11日上午,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小学数学组举行了期末整理与复习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邀请金牛区教科院教研员董莉、袁玉玲老师做教学指导。

第一节课由六年级谢会静老师带来《可能性(复习)》课例展示。谢老师以摸球游戏为情境,串联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可能性”的知识,并以实践检验,促进学生在游戏、实践中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体会其随机性的本质。

第二节课由二年级胡婉沁老师带来《有余数的除法(复习)》课例展示。胡老师以抱团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通过“错题大揭秘”活动,将学生以往的易错题有层次地呈现,让学生找出他人错误的同时,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错误,最后用两个提升题目来突破知识难点。

第三节课由四年级蔡蝶梅老师带来《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复习)》课例展示。蔡老师以学生制作的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思维导图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整理知识的方法,既要注意知识点的全面性,也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随后和学生一起完善思维导图,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过程中梳理清楚知识结构。

课后,金牛区教科院研究院袁玉玲老师和董莉老师对这三节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老师们讲课内容明确,逻辑清晰,各有千秋。谢老师精炼的课堂语言,胡老师扎扎实实的错题再练活动,以及蔡老师能够展示出存在问题的作品再一起改进等等。同学们专注认真,积极互动,让人印象深刻。

袁老师以“深度理解”、“三思活动”、“结构化”三个关键词进行了进一步指导。课堂上要结合实例,甚至运用几何直观,让学生做解释说明,从而真正理解运算的意义、做题出错的错因在哪里,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比如胡老师的课堂可以把抱团游戏的情境贯穿全课,用它来串联“有余数的除法”中的各个知识点,促进深度理解。而三思活动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经历独思、群思、反思的过程,从独自阅读理解题意、尝试解决问题,到生生互动的群思、老师引领下的反思,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促进深度理解的结构化过程。

此外,袁老师指出,要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知识内容来准确把握复习课的目标和侧重点,教学方式上注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练习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董老师带领老师们思考练习课如何设计得“少而精”,四两拨千斤地解决难点和易错点?可以换种方式引导学生把知识点梳理清楚,然后再做题。比如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按角分的三种三角形,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它们都有2个锐角,而钝角三角形的2个锐角和直角三角形的2个锐角又有区别……逐渐在头脑中形成结构化的认识。再如,对于等腰三角形,可以把两条腰不断变长(底不变),或者把底不断变长(腰不变),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到等腰三角形原来可以这样变化。在练习课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包括“全面思考”和“有序思考”。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着重关注了整理与复习课型,有利于在期末阶段针对性地做到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对知识的查漏补缺,从而达到对一学期的提质增效。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们也将继续砥砺前行,立足有效教研,打造高效课堂,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使学生学有所获,成就师生的共同成长。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