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关爱明天·心心点灯”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行动走进郫筒一小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你曾经被别人取过绰号吗?”“这是欺凌还是玩笑?”10月14日,郫筒一小阶梯教室内,一场家长课堂正在进行中,来自成都工业学院的程静教授正带领200多名家长探讨分析“校园欺凌”现象。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0-2022年的调研,53.5%青少年遇到过校园欺凌。但实际上,校园欺凌现象却常常与“开玩笑”、“同学矛盾”混淆在一起,让人难以区分。所以,不少孩子面对欺凌,常常选择闷在心里自我消化,对其成长埋下隐患。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识别和应对校园欺凌?

程静教授从“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有什么影响”、“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何帮助孩子应对”等方面展开了讲座。程静教授用生动的语言,和大量的案例,向大家讲解了如何将校园欺凌与日常的玩闹、普通矛盾冲突相区分,如取绰号等,其中“主观动机,主动性,主观感受,力量均衡”是判断的标准。

作为亲子教育专家,程静教授引导家长们,既反对把一切玩笑打闹都“泛欺凌化”,也要反对把真正的欺凌仅作为同学之间的玩笑,教会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注意对方的反应。她也鼓励家长朋友们,积极接纳和共情孩子的情绪感受,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要和孩子站在一起,道理要和学校站在一起”。家长们全程专注聆听,积极互动,讲座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据悉,本次活动由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都市郫都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成都市郫都区卫生健康局、成都工业学院、四川省性教育协会承办。在家长讲座之前,程静教授团队还为20余名家长开展了“自我成长、护航成长”团体辅导。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成都市关工委等部门尤为关切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和氛围,自今年5月以来,持续开展暖心护航——“关爱明天·心心点灯”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行动。活动以家长讲座+团体辅导的形式展开,已经在郫都区一中、四中、泡小蜀都分校、友爱职高、清水河小学、新民场学校等多所学校开展,聚焦家庭赋能,竭力为青少年打造积极支持性的整体成长环境。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