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藕、捕鱼“玩”出专业难度!来三原,体验热火朝天的劳动教育!

综合
关注“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今天捕鱼不少于三条,挖藕不少于三斤!”
活动还没开始,同学们和家长已经跃跃欲试,提前换好装备,随着鼓声响起,大家争先恐后冲向“三原湖”,开始秋收大PK!
这是三原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三原)一年一度的捕鱼采藕劳动教育课程现场,11月30日阳光明媚,广阔的三原湖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不同于其他学校流于形式的劳动课,三原的劳动课是真“劳”真“干”,湖底淤泥夹杂着浅浅的湖水与藕塘农田并无二致,给采藕捕鱼“上了难度”。但这难不倒聪明能干的三原学子,同学们穿上专业的下水服,扛起捕鱼网,在家长们的配合下,下河开捞!

他们分为红、蓝两队打“团队赛”,有的人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藕塘里,聚精会神地寻找大鱼的踪迹;有的人弯腰在池底摸索,寻找莲藕的根系……溅起的泥点落在家长和学生的头上和衣服上,没有人嫌脏嫌累,只有脸上露出的快乐和满足。每当他们捕到鱼,岸上的“亲友团”都会爆发出欢呼和掌声,连湖边的鹅和鸭子都为他们喝彩,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氛围其乐融融。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苦劳作,同学们开心地抬着“战利品”上岸,合影、称重、评选出“鱼王”和“藕王”,校领导亲自为他们颁奖。



“三原外国语学校一直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为圆心的服务型校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学校副校长、初中部校长廖骏驰谈到,“三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校园四节,就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领悟学科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价值。”
廖骏驰副校长表示,采藕捕鱼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重磅活动之一,让学生和家长在合作中增进亲子关系,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和喜悦,“每个环节都很有教育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在活动中收获满满!”
不仅如此,采藕捕鱼也是三原探索学科融合教育的有益尝试。
将劳动教育与生物学科融合,活动现场摆放了许多鱼类模型,教同学们观察、认识鱼的种类;还有莲藕的分类,各部分器官的名称;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需要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报告”,通过项目式学习,掌握“食物链”“生态系统”等知识。

“我们玩的很开心,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初二6班学生王小漫说,“比如怎么通过浮在湖面的枝叶找到藏在泥沙里的莲藕,怎么完整地挖出来,怎么观察鱼的动静然后把他们打捞起来……这些都不容易。”王小漫和爸爸合力挖出了一支2.6米的莲藕,他们所在的班级获得了“藕王”的称号。
据了解,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学校初二年级12个班的60组家庭,还有三原附小六年级8个班的16组家庭,均为自愿报名,名额“非常抢手”。“我们都很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为班级争光。”获得“藕王”称号的初二12班学生家长说,“城市里的孩子缺乏接触农业生产、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学校为同学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锻炼了能力还学习到了知识,我们要为三原外国语学校点赞!”

舞蹈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