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成都协同外语学校小学部语文学科这样开展教研活动……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为了提高实施新课标、新教材的成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育人方式变革,落实五维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2月20日上午,协同外语小学部举行第九届教育教学研讨会语文学科分会场活动。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金牛区学科带头人、成都市西体路小学余新媛校长担任评委,听课指导。

语文组全体教师观摩三位教师的示范课。第一堂课是由唐晨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习作教学《我的心儿怦怦跳》。唐晨老师利用心跳曲线图形象展示出心情变化,帮助学生体会自己的感受,然后链接回顾课文方法,指导本次习作的写法。

第二堂课由何莉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纸船和风筝》。何老师引导小朋友们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创设情境带领大家走进故事,并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第三堂课是由黄耀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古诗三首》。黄老师通过丰富的课外资料袋和精心的课堂设计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爱国之情。

“团队理念更新,教学设计用心,环环落实创新处。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核心理念,步步协同拔节升。”

课例展示结束,余校长首先对三位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老师们的语态、教态、板书和学生们充满情感的朗读都得到了余校长点赞。她还即兴创作一副对联,来表达了自己的听课整体感受。

接下来余校长对三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逐一点评、指导。唐晨老师的习作课板书设计别出心裁,环节设计扎实,学生在课堂上的成长清晰可见。余校长也提出了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利用人工智能,提高习作评改课效率。

何莉老师用满满的亲和力带领学生进入故事,在每一个环节都运用丰富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余校长也提出了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进一步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黄耀老师的课有画面、有情节、有故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对祖国深沉的爱”。黄老师整节课思路清晰,在单元整体背景下带领学生学习三首古诗,从情感、方法、综合素养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查资料、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余校长提出建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通过三首古诗的学习也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并且在板书上呈现学习方法。

最后,余校长还和老师们分享了《语文快乐也轻松,一二课时划分》的专题讲座。

她提到第一课时主要有三个目标:读通、读顺、读懂。读通,即扫除字词与句子障碍;读顺,即理解行文顺序与结构;读懂,即初步把握文本内容与写法。

第二课时注重目标深入与达成:体验文本情感,品读语言文字,感悟文本主旨,领悟内涵价值,丰富积累与文本多元交流,即:理解、体验、感悟、积累。

听智者言如饮甘醇,观智者行如遇未来。通过余校长专业细致的点评,老师们对上好一堂语文课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胥校长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肯定,也对余校长的到来和对老师们的细致点评表示感谢。

本次研讨会活动如一粒种子,播撒在了每位老师的心中。相信老师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也会将这份智慧与热爱带入课堂,用创新的理念点亮学生的心灵之光。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