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外语高2024级研学九皇山:探秘千年羌韵 勇攀青春高峰

综合
关注春山如笑,万物竞发,正是知行合一的好时节!3月26日,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高2024级全体学子整装出发,奔赴绵阳九皇山景区,开启了为期一天的“民族瑰宝·自然密码”主题研学之旅。同学们在云上羌寨触摸千年非遗文化,在喀斯特秘境解码地质奥秘,在险峰深涧锤炼团队精神,用一场青春与山河的对话,书写了属于高中生涯的成长篇章。
第一篇章:非遗传承
羌寨文化深度研习

当羌笛声漫过九皇山脊,西羌广场的非遗活化场域正随日晷转动。国家级传承人以羊皮鼓频率为坐标,带着同学们在萨朗舞步中破译南北羌语方言的声调密码——北部方言的复辅音震颤藏地风雪,南部方言的汉语借词折射农耕智慧。旋转的百褶裙摆牵动《羌戈大战》史诗基因,口弦颤音与释比吟唱在时空中织就经纬,让每个年轻躯体都成为民族记忆的活态承载体。


第二篇章:云端挑战
青春版“飞拉达”

横亘于嶙峋绝壁间的铁索情人桥,以300米凌空之姿串联起雌雄双碉,岩层褶皱间沉淀着古羌地壳运动的亿万年密码。这座由羌族传说浇筑的勇气图腾,此刻正成为少年们突破自我的试炼场——当恐高者紧盯前方锈色铁索不敢俯视,同伴们立即用身体构筑导向屏障;当颤抖的掌心贴上沁凉钢缆,前后山风裹挟着声浪接力:“别往下看” 随步履晃动的桥面在云海中漾开细密震颤,木板缝隙间叠印着交错的足迹与倒影,青春独有的信任密码正在海拔228米的云端重构拓扑网络。


第三篇章:地心探秘
猿王洞地质科考

作为川北喀斯特地貌的巅峰之作,九皇山猿王洞以宏大的溶洞群重塑地理认知。洞内石瀑如银河悬落,钙华池似翡翠叠映,千年钟乳石以每年0.13毫米的精度雕刻时光,将这座西南罕见的高山溶洞群变成4D地质课堂。指尖划过寒武纪岩层的古老脉动,耳畔回响着地下暗河雕琢峡谷的亘古韵律——教科书里的静态图示在此迸发为全感官的地理盛宴。——这里不仅是地质奇观,更是打通文理界限的自然实验室。



少年,你指尖划过的每道岩纹,都在续写46亿岁地球史的番外篇!
当篝火照亮少年们沾着泥土的球鞋,当流星划过记录青春热血的夜空,这场九皇山之旅早已超越简单的游学。那些在溶洞里碰撞的思想火花,在绝壁上缔结的战友情谊,在羌笛声中萌发的文化敬畏,终将沉淀为成长的养分——须知少年凌云志,自是山河第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