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代生涯教育创新路径 成都树德中学生涯规划工作站启动

综合
关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方向、能力优势和性格优势,提高生涯规划的能力,掌握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为未来做好准备?
4月3日,“预见方能遇见——生涯规划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主题教研活动暨成都市树德中学生涯规划工作站启动仪式”在成都市树德中学举行,活动由成都市教育学会生涯规划教育专委会指导,成都市树德中学主办。

现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沈之菲、成都市教科院心理与艺体教育研究所所长曹璇、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赵鑫、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副主任刘思妮等高校代表,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校长罗宇、成都市实验小学党委专职副书记夏英等基础教育领域代表以及家长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新时代生涯教育的创新路径。
据了解,成都市树德中学从2013年开始全面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秉持学校“整全育人”的教育主张,坚持“教育的本质在于对生命的成全”,注重学生成长的独特性、全面性、持续性,服务学生成长的个性化需求,强调学生在不同时空中的自由发展、充分发展与长远发展。
过去十余年以来,成都市树德中学已经构建了“三维立体式”生涯规划育人系统。创新开发《遇见·预见》校本课程,构建“五业贯通”的生涯教育模型。通过生涯课程、学科渗透及跨学科主题活动,生涯行走课程、生涯发展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等启蒙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系统培养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将“小我”的自我实现与国家“大我”的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成都市树德中学党委书记胡霞在活动致辞中提到,“树德中学基于十余年实践探索来启动生涯规划工作站,是为了进一步锚定‘生涯规划教育与育人使命’的核心议题,去深度探寻‘以生涯规划教育为支点撬动育人方式的深层变革’背景下应当为何、何为。”
启动仪式上,沈之菲教授作《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生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专题报告,深度解读政策变革下的教育应对策略,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副主任刘思妮、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校长罗宇、成都市树德中学副校长杨伟分别对其所在学校生涯教育的探索实践过程进行了分享。
此外,树德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李佳璇还在现场展示了《数据解码未来——聚类和分类赋能生涯规划》信息技术与生涯规划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课例,展现了树德中学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全学科卷入上的探索,评课专家曹璇也对本节课“生涯+学科”的融合视角与路径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同时,生涯教育领域的专家们、高校专家代表、基础教育工作者代表以及家长代表还针对生涯规划教育在学段衔接中存在的困难、生涯规划教育如何破解形式单一、活动趋同、内容固化等瓶颈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研讨,真正做到彼此赋能与启迪。

随着成都市树德中学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站的成立,学校也同步开展了第十一届生涯发展教育主题活动。高一年级学生深入职场和高校开展生涯行走课程;各大高校专家团队走进校园,为高二年级学生开展学科门类讲座;家校联动举行模拟招聘会等等。
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样本,成都市树德中学正着力构建“校内外贯通、现在未来联动”的生涯规划教育育人新生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实践范式。在教育现代化征程中,学校还以生涯教育为战略支点,持续探索全人培养新路径,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蓬勃动能,让教育真正成为照亮生命、塑造未来的国之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