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研教协同育人 双流区2025年教育科研成果展示暨三区联盟交流活动举行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3月28日,“双流区2025年教育科研成果展示活动暨双流-青羊-龙泉驿三区教育科研联盟交流活动”在成都艺体中学举行。

活动以“教育教学成果:从培育提炼到应用推广的实践之路”为主题,邀请四川省教科院教研员、四川省教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人民政府督学王真东主任莅临现场做指导,双流区教科院院长谭红、双流区教科院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易恩、龙泉驿区教科院科研部部长李明隆、副部长黄诚、青羊区教科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傲红以及三区部分学科教研员,三区教育科研中心组成员,以及双流区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代表、双流区教育学会教育改革研究专委会会员共计2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成都艺体中学研培处干事吴倩老师主持。

凝聚共识

双流区教科院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易恩上台致辞。易主任向参会的教育同仁致以温暖热情的问候,回顾了双流区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艰难探索之路,总结了双流区教育教学取得的优异成绩。

课例展示

成都艺体中学教师郭鑫带领高二8班的学生,呈现了课例《水彩画里的地理特征》,通过利用美术表现解决地理景观图类试题,塑造“地理+美术”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视角。

成果汇报

成都艺体中学地理教师邱琳带领课题组形成成果《融创,从跨学科到超学科——艺体特色高中“地理+美术”融合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立足艺体校情学情实际,发现并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地理+美术学科融合,从理论向实践落地,课题结题鉴定为市区级优秀等级并入选国家级精选课题。

龙泉七中教科室副主任何海燕分享成果《让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可见——化知识为素养的真实学习校际协同探索》。课题组将理论研究与常态教学相结合,走出了一条“让教师的教看得见——让学生的学可见——让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可见”的课堂教学改革路径。

龙泉驿区教科院教研员晋桔分享成果《让创造在学习中真实发生——提高科创教育质量的幼小初高贯通培养模式》。课题组在实践中形成了科创教育的核心理念、提高创新教育质量的三形态模型、以及各学段科创教育“纵向贯通、横向协同、以创为轴”的核心策略,真实解决了学段科创教育割裂、资源离散、科创育人质量的问题。

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唐忠成分享成果《三轮驱动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体系》。课题组依托“素养提升、逆向设计、整体实施”三轮驱动,以教学评一致为灵魂,实现整体育人目标。

成都市金沙幼儿园保教主任何小娟分享成果《从小爱劳动:以积极劳动情感为基石的幼儿园劳动素养培育实践探索》。课题组以问题为导向,以游戏化实践为路径,通过“四阶”探索之路,形成了“以情启劳,以劳育心”的核心理念,以环境浸润与情感内化的双路径培养策略。

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林琳分享成果《向评价改革的更深处漫溯:“双新”背景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新探索》。她回顾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的历程,并聚焦学业评价素养化阐述成果、成效与反思。

四川省教科院研究员王真东从每个成果的亮点共性评价,向每个成果学什么,成果提炼中的名称修改三个角度对活动和展示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主题沙龙

三区教科研中心组负责人及成员分三组,围绕《学校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成果的提炼》《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成果的推广》三个话题开展主题沙龙。

青羊区杨部长提出成果的培育需要解决动力机制、孵化机制、长效持续机制、推广应用机制四个关键的问题。

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研究改革中心主任易恩提出在如今教育教学成果“推广热”中,我们缺少了一些“冷思考”。

龙泉驿区教科院科研部副部长黄诚提出在成果推广中,需要注意成果的“可见”“可用”“可思”。龙泉驿区教科院科研部部长李明隆提出成果的类型不同,其推广的内容就会不同。我们日常的讲座只是宣传,而不是成果的推广应用。

本次活动不仅为三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育教学成果、交流科研经验的渠道,也为区域教育科研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三区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成果的应用推广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