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引领明方向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专项视导助力高新实验中学教学品质跃升

综合
关注3月26日,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组织25位区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组成视导组,到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开展初中教学专项督导,全面诊断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提升办学质量提供专业指导。周荣副校长携初中全体教研组长全程参与,展现学校“以视导促改革,以评估提质量”的坚定决心。


通过听评课、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视导组深入调研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心理健康等13个学科的教学全流程,为学校精准“问诊开方”。视导组高度肯定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师生精神面貌与教学管理成效,教学常规落实到位,课程资源建设完善,尤其点赞贯通培养课程的创新特色与扎实的课标研读实践。
学校实施的“青蓝工程”培养体系获视导组高度认可。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以赛促培、教学督导等举措,约三年新入职教师80余人,四川省作业设计大赛中获奖10余人次,市级赛课获奖约10人,市级及以上等级论文获奖10余篇。特色培养项目“青蓝杯”说课比赛,有效促进新教师把握课标、研读教材能力的提升。


同时,视导组通过“听-评-导-馈”四维指导体系,为成都高新实验中学精准把脉,提出优化建议:深化成都市教学指导意见的学习和落实;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注重对学生的追问引导,强化个性化方法指导;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等。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基础教育部任炯部长在反馈会上表示,学校领导班子政治站位高、改革魄力足,教师培养成效显著,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有一支能打硬仗的教师团队!


视导组提出的专业建议引发积极响应,成都高新实验中学于3月28日召开专题行政扩大会议,围绕视导组反馈建议开展系统性复盘工作。会议由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年级组长共同参研,严格对照视导组提出的课堂教学改进意见,逐项分析当前教学管理薄弱环节,形成阶段性整改方案,并明确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
精准施策强根基
会上,刘楠校长结合区域教学改革要求对《成都市新时代中小学实施高质量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作专题解读,重点阐释指导意见中“构建深度学习导向的高质量课堂模式、探索项目化跨学科融合教学、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等核心主张,同步部署“AI技术赋能教学创新实践”专项行动,要求建立长效转化机制保障视导成效落地,为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智慧赋能筑高地
紧扣发展中心“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指导,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在“智能录课分析系统”“数据驾驶舱”等应用场景的基础上,成立了《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省级课题组,对全校教师进行了“AI赋能教学”的讲座。
4月17日,由周荣副校长带队,赴西安参加2025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参与人员包括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一线教师,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学科,老师们聆听了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趋势,学习了智慧教育创新实践案例,为我校“AI技术赋能教学”专项行动注入新动力。
4月24日,成都高新实验中学许婷婷老师赴广州参加“数智驱动课改创新”2025年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沪穗蓉协同推进会,展示了题为《智慧校园信息系统设计》的示范性AI融合课堂。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教师赴西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学习

▲许婷婷老师展示课
教师培养展成效
为全面贯彻发展中心关于“加强科学思维培养”“重视课堂追问”以及“提升实验教学”的指导意见,在即将到来的5月“青蓝杯”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中,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对赛事机制进行了迭代升级。
通过比赛促进教师培训,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强调了教师对学生深度学习和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视。在新机制的激励下,参赛教师更加专注于课程设计的逻辑性和创新性,致力于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热情。
实验升级创特色
为完善规范化实验教学体系,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实施“硬件迭代+课程创新”双轨战略,在投入专项资金完成化学顶装实验室升级的基础上,完善“观摩实验-小组实验-个人实验”三阶教学模式,并由化学组推广实验教学的优秀经验。
如物理组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明白阿基米德原理的生成过程,深刻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同时,在5月即将到来的“青蓝杯”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中,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将主题定为“聚焦学为中心,创新实验教学”,新增实验教学组,促进学校教师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的专项视导,不仅是对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教学工作的一次精准把脉,更是推动教学质量跃升的强劲动力。从智慧教育到实验教学,从课堂提质到教师成长,每一项建议都切中肯綮。
一个月以来,成都高新实验中学立说立行、借力发力,教学管理又添新样态。未来,学校将继续以视导建议为引领,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师资培养,在智慧赋能与课堂提质的驱动下,向着打造“优质均衡学校”标杆的目标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