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师评价素养提升项目研讨活动在天辰路小学举行

综合
关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需持续探索创新路径,方能永葆生机活力。2025年4月25日上午,成都市教师评价素养提升项目之跨学科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研讨活动在成都高新区天辰路小学隆重举行。来自成都市教育领域的专家、中小学校长及一线教育工作者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深度探寻教学实施与评价的创新发展之路。




活动伊始,主持人郑涵丹对各位专家及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阐明了跨学科教学与评价体系构建在教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成都高新区天辰路小学书记、校长易鹏程发表致辞。他旁征博引,从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高度出发,结合学校立德树人的育人实践,系统地阐述了跨学科教学作为培育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路径,为本次研讨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务实进取的研讨基调。

课例展魅力
成都高新区天辰路小学杜玉老师将唐昌布鞋制作技艺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给大家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实践课。


课堂上,孩子们围绕布鞋制作中的尺寸测量、图案设计等数学问题深入探究,在传统与现代知识的交融中,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孩子们不仅领略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也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出跨学科教学的强大生命力。




分享汇智慧

成都高新区天辰路小学牟芸庆老师以“大概念统整下小学跨学科实践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实践”为主题进行分享。她通过清晰的案例解析,深入剖析拆解学科壁垒之法,为课程注入深度与温度,让知识在融合中绽放别样光彩。接着4个三年级的学生自信登台,生动讲述唐昌布鞋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等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的李霖老师,分享了主题为“爱脚下的土地,爱远方的家人——红星娃边防军人职业体验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的精彩演讲。她从体验活动的初衷、职业体验的实践过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实践活动的成果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七中八一学校在跨学科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案例。通过大量生动的视频资料,直观地展示了学校开展职业体验的全貌,巧妙地将职业体验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开辟了教育评价的新视角,其方法独特新颖,为教育评价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思考。

成都东部新区贾家小学的卢新宇书记以“多元评价促进跨学科教学,让乡土教育焕发课堂活力”为主题,从五个维度详述了他们学校实施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历程。学校紧密联系本地实际,运用多元评价机制,成功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跨学科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立足于乡土,让教育深深扎根于生活之中,为跨学科教学注入了一股朴实而深邃的内涵。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武侯新城分校的吴艳副校长,围绕“多维评价助推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整校推进”的主题进行了分享。她通过生动的案例,细致地剖析了多维评价的深层逻辑,并充分利用AI技术对评价目标进行了科学设计,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全面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专家明方向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的刘晓博士对此次活动的课程实例和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今天所分享的四所学校在跨学科实践方面的尝试极具创新性和实用性,成功实现了跨学科的自然且深入融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同时,刘博士建议,应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知识融合的系统性,并提高评价指标的精确度。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丽博士对活动在教学与评价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表示了肯定。她指出,尽管各所学校通过课题研究推动跨学科课程实施的进展程度不一,但活动对区域教育改革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她建议,在跨学科课程的长期规划以及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注方面,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各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开展跨学科实践研究,并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以引导教育变革。通过评价体系的完善,可以更好地育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哪些领域拥有个性化发展的优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本次研讨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它宛如一座灯塔,为跨学科融合育人的征途指引方向。教育界的同仁们在此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收获颇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