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工智能、讲责任担当!这场思政大讲堂干货满满

综合
关注5月8日,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暨第十次工作年会在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隆重开幕。

在当天晚上举行的“昂扬时代 赋能青春”思政大讲堂暨文艺晚会上,6位讲述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故事,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感受、收获等等。

第一届川蜀模范学子获奖者龙泽娜分享的主题为《从雪山到讲台:一名教师的青春答卷》。她来自甘孜州康定市,是一名藏族。小学到高中都在本地读书,大学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现在是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回想自己的求学和成长经历,她觉得,“川蜀模范学子”的光环对自己影响特别大。
曾有人问她,从模范学子到老师,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她说道,是肩头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灵魂的唤醒者。”

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二3班学生屈飞宇,以《前路幽且邃,我辈正当行》为题,分享了自己使用AI的经历,并分析了AI的优缺点。在他看来,AI能够提供优质答案,我们也需看见寻觅答案过程中的风景。AI解放了我们的脑力和体力之后,我们更应该深思,人工智能时代下,我们的主体性何在?我们如何完成自我价值的赋予和提升?他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树德中学德育处主任肖莉为大家讲述的是树德女篮的故事。从缘起到建队、选拔、训练、参赛,甚至还成立了自己的队刊……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这支最初由22人组成的女子篮球队队伍不断壮大,还在名校联盟篮球赛上斩获了女子组季军。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大家收获了感动、快乐与力量。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毅,还有一个身份是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公益导师。他以《‘遇见’,启动命运的齿轮》为主题,讲述了参与优促会活动的实践、体会和感受。比如导师制研学中的平等、陪伴、激辩、成果等,川蜀模范学子助力奖的评选、影响等。

绵阳实验幼儿园家长代表李茂菲则分享了一所幼儿园教给她的育儿智慧。她通过孩子讲述的几个故事深受启发:真正的教育,是把每个“我不行”都变成“我可以试试看”;原来抽象的爱,可以通过嗅觉变得具体;规则的真谛,是让孩子在探索自己遇见的边界;最动人的爱国教育,是让“中国”这个词,先在家门口的说唱俑前驻足,在幼儿园老城墙的纹理里生根,最终长成他们生命里永不褪色的文化基因……

国际科技企业代表李家兴先是通过小实验让大家认识AI,然后给老师们和同学们介绍了AI的带来的那些好处,以及一些使用建议,同时也提醒大家AI存在的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AI是‘工具’,不是‘主人’。它能帮你写代码,但不能帮你长智慧;它能生成图片,但不能生成梦想!”李家兴认为,在当前时代,要拥抱AI,更要驾驭AI,在使用AI时需要保持独立思考。



活动上,成都七中、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金中学等学校,还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