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建校时16人→现在数百人在读!解码成都墨尔文学校10年教育的进阶之路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15年,一群毕业于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的中国教育者,为了让更多中国孩子走向世界舞台,将英国百年名校墨尔文学院引入中国西南地区。

他们以16名学生的规模起步,创建了成都墨尔文学校,“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国际教育的拓荒者与K-12全人教育的先锋。

十年后的今天,该校已拥有约500名在校生,学生人数倍增,67%的毕业生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强;学生在经济学、数学、科学领域屡获全球及国家级奖项;在音乐、艺术、体育方面也斩获各类省级、市级荣誉。

目前学校拥有百余名专业教师,约40名外籍教师,来自英国、美国、爱尔兰等10+个国家及地区,师资稳定率超97%,师生比1:4.5,学科带头人拥有15-20年教学经验。其中:硕博学历以上众多,超60%教师拥有海外教育背景,具专业高水准英语水准。

10年跨越式发展,不仅体量与质量,是国际化教育生态建设的进阶,是英国百年全人教育精髓与中国创新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是对AI时代教育变革的前瞻性探索。

全球校区自由行!

在成都墨尔文

你的同学可能明天就出现在海外课堂

前不久,成都墨尔文学校在建校十周年庆典上,汇聚了来自英国、中国香港、东京、埃及、中国青岛等全球八大校区的代表,英国商会中国西南商会、四川省香港商会等商业翘楚,以及约千名学生、家长、校友、教育工作者和行业领袖,共同庆祝这一重要里程碑,并探讨 AI时代的教育变革路径。

本次庆典的开篇盛事——年度墨尔文全球校长峰会,首次在英国校区以外举办,彰显了成都墨尔文学校在全球教育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本次峰会以 “The Value of Family(家庭的价值)”为主题。英国墨尔文学院校长 Keith Metcalfe认为:“真正的教育全球化不是统一教材,而是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尊重和求知欲。”

这个理念,尤其体现在各个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培养的联动上。比如:

跨校区师资交流计划

每年选派骨干教师赴英国墨尔文学院及其他海外校区参与联合教研,同时接收全球教师到成都校区授课,共享创新教学法(如STEAM课程设计、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与此同时,教师招聘同样依托位于英国的墨尔文国际和位于中国香港的墨尔文亚太区进行全球教师招聘。

全球学术资源共享平台

接入墨尔文专属“数字化图书馆”,师生可借鉴来自英国、中国香港、东京、埃及等校区的学术资源,涵盖如A-Level/AP、IB等课程资料、科研项目数据库及国际竞赛辅导、大学申请培训资源等。

多校区升读计划

基于香港墨尔文、东京墨尔文的入学标准,2025年,成都墨尔文学校有机会前往以上两校区,参与转读计划。以此拓宽学生的学业版图和多元化的升学规划需求。

墨尔文全球联通项目

墨尔文全球联通(Malvern Mingle)是墨尔文教育体系中一项独特且重要的特色,旨在培育兼具国际格局与跨文化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目前参与的校区包括英国、香港、东京和成都。

质量保障体系联动

采用英国总校的“教育质量框架“,每学期由总校督导组与各校区交叉评估,确保教学标准、学生关怀体系的全球一致性。

这种“根植本土,联动全球“的模式,使成都校区学生在保持中国文化认同的同时,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视野与能力。

不搞“拿来主义”

在全人教育下持续创新

办“本土化”的国际教育

如何将“精英培养”和“规模化”发展达到协调状态?成都墨尔文有两大法宝:“本土化”和“创新”

在墨尔文全球9个校区中,“本土化”不是简单的文化符号堆砌,而是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以成都校区为例,校园里矗立的孔子雕像与墨尔文精神信条相映成趣,这种设计绝非偶然——它象征着学校将“仁爱”“谦逊”等中国传统美德,与“冒险”“创新”等国际化教育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了独特的全人教育体系

在这里,墨尔文十一项核心精神(抗挫、自省、仁爱、开明、好奇、协作、冒险、正直、抱负、自立、谦逊)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课程、活动、日常浸润等方式具象化地传递给学生

这种本土化创新最生动的体现,莫过于成都墨尔文在十周年之际,将拥有145年历史的The Ledder马拉松赛事“中国化”。成都校区不仅保留了这项传统赛事“挑战极限”的精神内核,更创新地将其转化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盛事。当师生们奔跑在赛道时,他们既是在延续英国的母校的传统,也是在书写属于成都墨尔文的新篇章——这正是墨尔文“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教育理念的完美诠释。

创新作为墨尔文的又一大基因,在AI时代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2022届毕业生杨雨乐(Bill Yang)的成长轨迹就是最佳证明:从成都校区的实验室到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AI研究,再以研究员身份回到母校主持教育科技论坛,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创新教育”的活教材。

而论坛的参与者构成——国际校长、科技专家、家长、八年级学生——更凸显了墨尔文“多元共创”的特色。正如英国墨尔文学院校长Keith Metcalfe所言:“AI不是教育的终结者,而是激发师生创造力的新工具。”

从孔子像的文化象征到马拉松的本土转化,从全人品质的精心培养到AI教育的先行先试,成都墨尔文用十年时间证明:真正的国际化教育,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在尊重本土文化根基上的持续创新。这种既扎根中国又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正是墨尔文在全球教育领域保持领先的秘诀所在。

从“创校生”到在读生

读墨尔文到底是种什么体验?

揭秘“三代”墨尔文家庭的真实想法

在墨尔文学校十周年庆典的现场,也汇聚了不同年级的家长。

究竟是什么让家长们都为孩子选择了这所国际化学校?墨尔文家长们的择校逻辑是什么?入读后体验如何?

为了找到答案,我们现场和3位家长聊了聊。作为教育最直接的见证者,这些家长们的选择与评价,或许能为正在探寻优质国际教育的家庭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

①毕业生Nina妈妈

(Nina:2015年入读,本硕: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作为川内知名教育学者,Nina妈妈在2015年做出了一个颇具勇气的决定——让女儿成为成都墨尔文学校创校首届学生。

这个选择在当时看来充满挑战:全新校区、初创团队、第一届招生,没有任何本地毕业生案例可循。但英国墨尔文学院150余年的办学积淀和创校团队的真诚态度,最终说服了这位严谨的教育专家。

“作为首届学生的家长,内心的忐忑是真实的。”Nina妈妈回忆道。女儿入学后确实面临诸多考验:沉浸式英语环境、创新教学模式、多元评价体系。然而,墨尔文独特的全人教育很快展现出其价值——每月细致的成长评估不仅关注学术成绩,更重视课堂参与、团队协作等综合素养,这让原本在传统教育中受挫的女儿重拾信心。

最令Nina妈妈欣慰的是女儿在校园生活中的蜕变。作为创校生,她积极参与学生会筹建,组织各类校园活动,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潜力。“见证女儿从最初的适应期,到后来在十周年校庆上作为校友代表送祝福,这样的成长远超预期。”

如今,这段教育旅程已结出丰硕果实:女儿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亚利桑那大学数据分析本科学业,更成功斩获世界顶尖院校的硕士学位。作为墨尔文成都校区的首届毕业生,她的成长轨迹完美印证了母亲当初的前瞻选择:“墨尔文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这种成长比单纯追求分数更有价值。”

②Dorothy妈妈

(Dorothy:2020届毕业生,密歇根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在读)

作为两位优秀孩子的母亲,Dorothy妈妈的教育选择颇具代表性——儿子通过竞赛进入北京大学,女儿则通过国际教育路径先后进入美国排名前15的圣母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目前为密西根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在读。这样的教育成果,源于她对不同教育体系的深刻理解与精准匹配。

在选择成都墨尔文学校时,Dorothy妈妈有着清晰的考量。

她特别看重学校原汁原味的英式教育体系,尤其是独特的House学院制。“舍监都毕业于世界知名艺术大学,他们引导学生用各种素材完成创意项目,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沟通能力。”她回忆道。混龄制的House体系更让她赞赏不已:年长学生培养责任感,年幼学生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这种互动远超传统班级的局限。  

作为重视基础教育的家长,Dorothy妈妈坚持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打好中文根基。

“国际教育不是逃避,而是主动选择。”她的这种理性选择在女儿身上得到完美印证——入学时的托福考试就取得110+的优异成绩。

更令她欣慰的是,墨尔文的师资力量让女儿重拾对学科的热爱。“这里汇聚了许多来自牛津、剑桥等世界顶尖学府的教师,他们不仅学术造诣深厚,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以生物老师为例,他坚持‘终身治学’的理念,每年学新知识并考取证书,还通过伯克利大学的在线课程学音乐创作,亲自尝试写歌谱曲,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诠释了‘学无止境’的真谛。这样的教师团队,不仅传授知识,更用自己持续精进的治学态度,为学生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物理老师更是用自身经历激发了孩子的专业热情,从厌学到热爱,这样的转变难能可贵。”

Dorothy妈妈认可训练的重要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这种平衡的教育理念,最终让女儿在保持学术优势的同时,发展出全面的综合素质。当传统根基与国际视野相遇,成就出最理想的成长路径。

③Tommy爸爸

(Tommy:U6毕业班在读生,今年获多所名校录取)

当Tommy还在重庆读小学时,父亲就敏锐地意识到:不应让孩子最美好的年华消磨在重复刷题中。在小升初的关键节点,这位有远见的父亲开始系统考察国际化学校,最终被拥有150余年历史的英国墨尔文学院深深吸引。

“坚韧比坚强更重要。”Tommy父亲特别认同学校倡导的11项墨尔文精神。在他看来,这些品质中,“抗挫”“与“好奇”正是当代青少年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选择墨尔文,正是看中其独特的全人教育理念——学校开放、多元的国际化环境,能为孩子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转学初期并不顺利。离开熟悉的环境让Tommy一度抗拒,甚至哭闹了快两个月。心疼儿子的父亲每周都从重庆赶来探望,直到父子达成“路费转赠”的暖心约定。令他感动的是,学校的心理老师、班主任、学科老师乃至高年级学长都主动伸出援手,帮助Tommy快速融入了新环境。

从懵懂的学生到手握名校Offer的少年,七年的墨尔文时光让Tommy完成了惊人蜕变。如今收到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录取通知书时,Tommy父亲更加确信:当年在六年级转换教育赛道的决定无比正确。“如果重来一次,我们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位重庆父亲坚定地说。在他看来,成都墨尔文合理的课程设置、专业的师资团队、浸润式的成长环境,共同铺就了孩子通往世界名校的道路。

十年磨一剑!

墨尔文官宣三大计划

学霸和普娃都有专属赛道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成都墨尔文学校锚定三大发展目标,以行业领航者的姿态,开启崭新篇章:

01

差异化教学体系革新

学校深知每位学子都有独特天赋与治学方式。为此,成都墨尔文将完善差异化教学体系,针对学生个体需求定制专属教学方案。优才计划(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me)将为优秀学子提供拓展媒介,个性化学术支持则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针对性辅导。通过优化教学方法与资源,助力每位学子在最适合的节奏中实现学术突破。

02

全球化升学网络构建

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化的海外升学选择至关重要。凭借学校在英国、中国香港、东京的校区资源,学校已拓展英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毕业生理想求学地的通道。这种国际化视野与中华文化根基并重的培养模式,不仅拓宽学子眼界,更增强其在快速变迁的世界中的适应力。

03

数字化教育生态建设

学校未来的基石是发展数字化教育生态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工具和媒介,不仅让学生适应变化,更要让他们引领变化。

从16人到数百人

从西南一隅到全球网络

成都墨尔文的十年印证了一个真理:

真正的教育跨越

不仅是规模的扩大

更是理念的进化

从首届家长的“冒险尝试”到新生代的“坚定选择”,十年间,成都墨尔文用实际成果证明着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当AI浪潮袭来,这所学校选择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桨、创新科技赋能为帆”,其背后是对教育本质的坚守——培养既能驾驭技术,又能定义未来的创新国际化人才,让教育真正成为点亮个性的火炬。

本月,成都墨尔文学校将举办校园开放日。如果您对这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西南名校感兴趣,欢迎亲临开放日,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时间:5月24日

地点:成都墨尔文学校

电话:028-68937366

或复制打开链接预约访校:https://www.wjx.cn/vm/wemL4jc.aspx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