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律动青春,“音”你精彩——成华区小学音乐“青音杯”青年教师主题赛课(第四片组)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这生机盎然,阳光洒满大地的五月,我们迎来了一场教学技艺的切磋盛会。成华区小学音乐“青音杯”青年教师主题赛课活动(建小联盟),于2025年5月14日在建设路小学建业校区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化音乐课堂改革,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同时增进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音乐教育者的共同成长。

此次活动由片组内3所学校,共6位音乐教师积极参与。他们以音符为媒,在三尺讲台上绽放出别样的教育风采!他们通过生动的讲解、优美的歌声和形象的肢体语言将音乐知识与技能同文学、历史等多学科巧妙融合,让学生们既感受了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又拓展了学生的文化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活动邀请了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担任评委,他们围绕教学的目标精准度、课堂生成性、创新融合力、文化传承性等核心指标,给每位参赛教师做出了客观的点评,既为青年教师树立学习标杆,也体现了以“评”促教的深层价值。

赛场上六位青年以匠心为谱以创新为弦,奏响了一场教育理念与艺术激情的交响对决!

你瞧,一场盛大的“欧洲舞会”开始啦!建设路小学叶秋老师带领学生随着向导“小普罗”解锁了波尔卡的韵律密码。课程以“听-辨-演-创-评”为驱动,融合情境表演,让学生于沉浸式体验中提升音乐感知力、表现力与协作意识,深入理解波尔卡音乐文化特质!

培华小学岳顺英老师以彝族文化为脉络,通过“玩-学-创”的沉浸式体验,带领学生领略民族音乐魅力。课程以四川方言童谣游戏感知四分音符节奏,再借助AI技术创设情境,通过舞步学习、彝语诵读、彝汉文字对比等,实现音乐与人文的跨学科融合。

当“山野声音”在教室缓缓流淌,AI“放牛娃”化作灵动向导,建设路小学彭兰兰老师带领学生在“喊山”练习中巧妙化解高音难题,开启沉浸式“大山之旅”。二声部伴唱与歌声交织,鲜活勾勒出大山的质朴与灵动。课程尾声学生传唱经典,厚植民族自豪感,让巴蜀民歌的独特魅力绵延传承。

感受了山野歌声后,一场梦幻舞会悄然降临…李家沱小学的邓杨柳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与汤姆猫的一段奇妙音乐旅程。轻盈的舞步与纯真的歌声展现了独属于小猫的优雅之姿。随着舞会华丽落幕,孩子们不仅收获了音乐表演的快乐,更在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建设路小学杨淼老师执教的《森林狂想曲》一课,以“森林音乐会”为主线,引导学生化身“台湾小动物”。通过模拟蛙鸣、风声等音效,结合律动、乐器伴奏感知主题旋律,逐步解析曲式结构。学生在聆听中,辨析音乐要素,深化生态保护意识,实现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的有机统一。

随后,在建设路小学何方老师展示的《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中,学生们步入了辽阔自由的蒙古草原。在舞蹈、歌唱、游戏中,学生充分的掌握了歌曲的难点,体验了蒙古族的音乐风格和韵味。在不同音乐情境的一幕幕转换中,学生用动人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感受了蒙古人民幸福快乐的一天。

教育需要情怀,美育更需匠心。当最后一枚音符悬停空中时,他们额角的薄汗与学生充满笑脸的脸庞,共同凝固成这个五月最美的教育诗篇。

活动最后,成都市建设路小学校长戚邓对担任本次赛事的评委和专家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并对各位参赛教师寄予了美好的祝愿。对于青年教师的发展,戚校长表示学校将以最大的诚意支持大家。希望青年教师们能够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