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四川 四川教育

专家引领+实践迭代!多方联动赋能青羊综合高中三美教育落地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25年6月26日,成都市青羊区综合高级中学联合四川省张涛、赵刚、薛昌伟三大卓越校长工作室,携手省市区教科院专家,聚焦综合高中教育创新的研讨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青苏职中”)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共同探讨综合高中课程体系建设路径,以名校长工作室的集群智慧,为区域教育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总督学、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张勇,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职成与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高瑜博士,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优秀教研员、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叶剑等领导出席研讨会。

青羊做法

三美教育引领学校全面建设

研讨会伊始,主持人、青苏职中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林菊指出,本次会议旨在汇聚专家与同仁智慧,共同研讨与论证青羊综合高中课程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成都市青羊区综合高级中学校长党雷在欢迎辞中指出,“我们确立以‘三美教育’(即美好教育、美好学校、美好人生)引领青羊综合高中的全面建设。”他概述了青羊综合高中师资队伍、学生招生和教学任务安排的筹建情况;阐释了学校协同创新和多元立体赋能学生成长的实施路径;表达了对本次研讨效果充满期待,希望深化认识并凝聚共识,深入研讨新时代背景下的工作。

随后,校长助理钟江涛重点从课程规划依据、课程规划和学时安排等方面汇报了青羊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方案,其一体化设计引发与会者关注。

专家引领

共议综合高中发展新路径

高瑜博士破题立论

以差异理念驱动综合高中建设

“本次研讨会旨在集聚更多人的智慧,探讨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质量问题。”高瑜博士围绕职业院校办综合高中的实践与思考,从改革框架、学校案例、课程实施到具体建议,强调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应以差异理念为核心,通过分层分类、动态调整等方式实现育人质量提升,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高博士倡导各学校要站在实践角度,从国家教育战略上进行思考;建议职业院校办综合高中育人方式的确立,应从教育综合改革的“两式两制”(即办学模式、运营方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发力,积极探索职业院校发展、探究综合高中的运营方式。谈及对青羊区探索举办综合高中的办学实践的体会,高博士高度肯定了青苏职中在办学实践中的突破意识、创新能力和品质标准构建等举措。

高博士建议大家在课程方案的实施路径方面,应注重课程方案内化、课堂教学差异化以及课程理念活化;结合当下,建议大家从“整合课程标准”“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融合式实施教学”“动态调整课程方案”“处理分与合的关系”五个维度精准施策,高质量办好综合高中。

叶剑副院长剖析现状

综合高中现实需求与路径优化

“综合高中是一个新的学校、新的领域、新的概念和新的内容,对于青羊区而言,更是一个新的办学方向。”叶剑副院长与大家一起主要讨论了国内综合高中的现状、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并就课程设置提出可行性建议。

首先,综合高中既可以满足家长对学校的高标准期望,又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职业规划进行分流。其次,自动化代替人力之后,人力成本和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将更希望拥有文化素质高或者专业技术优的学生。再次,综合高中的设置要更符合现实需求和社会需求,学生才可以接触职业、行业以及社会的监督,学习文化知识,为以后选择工作提供帮助。

最后,叶剑副院长就课程方案的制定提出建议:一是依据科学分层,结合办学思路和育人理念进行课程规划;二是参考国家课程方案框架,设立各类课程并合理安排学时。结合现状,他建议针对不同班级的教学策略,要按需进行课程再开发。此外,他还强调了学生个性化成长路径和学校实践体验活动的重要性,提出了针对综合高中课程体系、德育工作以及教学实践的优化建议。

多方联动

智慧共享赋能青羊发展

紧接着,四川省赵刚卓越校长工作室赵刚书记就综合高中的定位与理解指出,综合高中是教育走向多元化的时代产物,需通过课程综合化实现“1+N+T”体系。

四川省薛昌伟卓越校长工作室薛昌伟书记就课程体系建设与资源整合,提出课程资源需转化为学生有效成长资源,建议按“三个有利于”原则进行设计:呈现禀赋差异、支持分类分层、匹配成长路径。

四川省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张敏书记就生源质量与家长认知困境指出,当前家长群体对“普高学籍”存在路径依赖,建议加强职普互转政策宣传和职业发展引导。

本次研讨会通过跨校际交流实现智慧碰撞,不仅带来了课程建设的创新思路,更构建起名校长工作室与学校发展的长效联动机制。据了解,三大工作室将在后续课程实施中提供持续指导,通过“专家引领+实践迭代”的方式,助力青羊综合高中打造兼具区域特色与示范价值的课程体系。

聚焦融合

勾勒综合高中育人新图景

“综合高中如何以‘非普高化’路径确立优势?高一课程与分班如何匹配新高考政策?如何构建以职教为核心的出口竞争力?”张勇主任围绕综合高中办学优势、高一新生进校后的安排和学生三年后的出口优势提出系统性思考。他建议学校可尝试在配置优质师资、优化课程结构,尤其是策略性分班等方面下功夫。

“本次研讨会效果显著,感谢专家们的智慧!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综合高中的教育对象,应提供哪些教育资源,以及如何实施。”活动尾声,张涛书记建议大家聚焦课程、教师和课堂,做好落实,以充分展现综合高中办学优势。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专业论证,更通过教科院专家、名校长工作室的效应,形成了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探索综合高中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青羊样本”。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