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夺得全国最高荣誉“创新之星”桂冠!田家炳中学捷报频传

综合
关注
7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圆满收官。成都市田家炳中学13名学生参加5个项目,其中两个项目获得全国最高荣誉“创新之星”,分别是高三(2)班的高嘉煦荣获创意智造项目“创新之星”,高三(1)班的唐栎森荣获智能博物项目“创新之星”。田家炳中学也是全成都市唯一一所连续两年都获得“创新之星”的学校。
“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前身为“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科创类活动,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26届,覆盖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年吸引500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现场竞赛,已然成为激发青少年科创潜能、提升数字素养的重要赛事。
市赛10支队伍第一
省赛6支队伍第一
国赛队伍新突破
2025 年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成都市田家炳中学的学生们一路披荆斩棘,在各级赛事中捷报频传,成为锦江区乃至四川省科创新星。4月12日锦江区选拔赛上,田中18支队伍强势突围晋级市赛,以全区最多晋级数展现扎实的数字素养教育根基。

时隔一周,4月19日成都市第二十一届赛事中,田中战队再掀佳绩:10项冠军收入囊中,10支队伍昂首挺进省赛,实现历史性突破。学子们以硬核实力与创新火花,在赛场绽放青春锋芒。

5月17日泸州省赛现场,田中6支队伍勇夺桂冠并锁定国赛席位,国赛晋级数再破纪录。这份亮眼成绩单,既是学子拼搏的见证,更是学校深耕科创教育的生动注脚。

7月中旬,高中部人工智能实验室里热度不减。张友科、张雪银、杨琴三位老师带领备战国赛的学子,在激光切割、3D 打印、AI 编程的世界里潜心打磨技艺,为冲击更高舞台积蓄力量。
从锦江区赛场到四川省赛,再到国赛赛场,田中学子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数字智能时代的青春答卷。未来,他们必将带着这份科创热忱,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续写精彩

创意智造
作为本次活动难度最高,最具挑战性的项目。成都市田家炳中学的高嘉煦,以活动主题“实践 探索 创新”为思路,凭借独特的创意设计、扎实的技术功底及出色的赛场表现,从高中组的顶尖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创新之星”的桂冠。



高三(2)班的高嘉煦同学在第25届和第26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智能博物和创意智造项目,连续两年夺得最高荣誉”创新之星“的桂冠,是锦江区第一位连续两年获得该称号的学生。
本次活动中新颖的结构的设计成为了他们制胜的关键;在确认要做的项目是一只会走的小狗以后,各种设计也在小组讨论中百花齐放。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头脑成为了大家唯一的依靠,在激烈的讨论后三种方案脱颖而出并同时开展,最后只有一种得到了实现!“我们要做出最完美的作品,也要为我们的尝试做出最坏的打算。”高嘉煦说:“在不到10小时的有限时间里从0开始做一只机械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利用了CAD制图结合人工智能最后完成了一只以连杆结构为基础的看门狗!这正是对我们通力合作不断尝试最完美的答卷!”
智能博物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在智能博物项目中一直以先进的思想,娴熟的技术运用在该项目中占据头筹,今年,成都市田家炳中学的唐栎森,以单人参赛面对其他队伍,在少一人的劣势境况下,不惧艰险,在逆境中以作品《成都之非遗》勇夺“创新之星的桂冠”!

在比赛过程中,唐栎森在完成了基础任务后在挑战任务中设计了一个传承成都非遗文化的导览机器人。“这次比赛不仅锻炼了他的科创能力,也同时提升了他的综合素养。”唐栎森说:“回望一个月前,我很庆幸在得知我只能单人参数赛时,我没有放弃,最后我的汗水化为了创新的果实!在比赛的准备时,我几乎天天晚上不断训练,我相信只要敢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而在初中组的智能博物,虽然本次田家炳中学智能博物活动遗憾落榜。但收获颇丰。活动前,他们通过分工学习硬件设计和软件知识,掌握了电机驱动、API调用、维持供电等多项技能。但是活动时突发状况频出,原计划高分方案因规则改变、调试时间不足等问题,导致基础任务和创意拓展部分都未达预期。尽管如此,他们积极调整心态,在专家提问环节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表现良好。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分工合作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也在与其他队伍的交流中快速成长。周博涵在比赛结束后说:“不管结果如何,非常感谢张老师、杨老师的指导,和各位同学的帮助!这次的经历让我得以在综合素养上得到提升!”


邬邓思媛,何仁心心得:
“本次优创未来活动让我们见识到了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的实力,跟专家和选手进行了友好的交流。活动前,我们熟悉了传感器和API调动等必需技能,并进行了基本的分工。但活动过程中状况频出,规则中暂时无法联网打乱了我们原本的计划,致使程序编写愈加复杂,即便最后勉强完成,也没有对程序进行精准调试,答辩更是因此没有将作品展示完整。尽管如此,我们也抱着积极学习的心态面对专家提问,表现良好。虽然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但这次交流活动让我们收获颇丰,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分工合作,临场应变的重要性。最后,非常感谢张友科老师,张雪银老师,杨琴老师以及各位同学的帮助。”


涂想心得:
“这次计算思维创意编程比赛,让我对“创意”和“坚持”有了更深的体会。赛场上,看到不少人熟练的运用已学的知识,缺乏思考的痕迹。但我始终觉得,比赛的意义更在于临场的构思与打磨——从拆解问题到搭建框架,每一行新代码都凝结着当下的思路。最终顺利完成作品时,那种纯粹的成就感格外真切,也让我更明白,对自己而言,过程中的独立探索远比结果更有价值。“
FLL工程挑战赛

FLL作为老牌的科创项目,一直广受大众的关注。本次活动,顶尖选手云集,有澳洲比赛获得场地赛冠军的队伍,也有创新项目的作品十分优秀的队伍,每支队伍都充分的展现了他们的实力与创新。虽然我们未能取得最佳的成绩,但选手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某些不足,如赛前准备不够充分,答辩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他们将会在之后的学习中改过和创新,争取下次取得更好成绩
田中科创佳绩频出,从市赛、省赛到国赛,连续两年斩获全国最高荣誉 “创新之星”,成绩亮眼非偶然。
此次 “全国创意之星” 是对学子创新精神与学校教育成果的肯定,源于学校坚持推动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教育融合,通过前沿课程与丰富活动为学生搭建成长舞台。



